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聞 要聞

守望相助一甲子 同心共筑中國夢——寧夏奮進60年巡禮之民族團結篇

2018年08月26日 17:13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銀川8月26日電題:守望相助一甲子 同心共筑中國夢——寧夏奮進60年巡禮之民族團結篇

新華社記者張亮

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宣告成立。60年團結奮斗,60年繁榮發展,寧夏各族兒女始終同呼吸、共命運,走出一條民族團結進步之路。如今的塞上大地,“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的理念已融入寧夏人的血脈和靈魂,680多萬各族群眾守望相助,親如一家,共同擦亮團結的名片,共同分享團結的果實。

讓各族群眾共享成果

發展是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寧夏作為欠發達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始終牢固樹立“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的思想,通過堅持不懈地抓發展,不斷夯實民族團結的物質基礎。

地處南部山區的固原市是回族較為集中聚居區,回族占比達46.3%,這里也是寧夏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為了加快當地發展,寧夏先后5次召開固原工作會議,連續7年實施重大項目大會戰,在政策上傾斜、產業上扶持、項目上支持。移民搬遷、危房改造、山區學生營養早餐計劃、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工程……一個個民生項目溫暖著各族群眾心田,群眾盼脫貧求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被激發。

馬鈴薯曾經是山區群眾果腹的“救命豆”,在當地政府扶持和閩寧協作助推下,“救命豆”如今變成“致富豆”。西吉縣興隆鎮王河村回族村民海孝依靠馬鈴薯淀粉制作紅色品牌“紅軍粉”,年收入達到40萬元。一批福建籍企業家落戶固原,薯片、薯條、方便粉絲等產品讓馬鈴薯走上高附加值之路,不僅拓寬了本地馬鈴薯銷路,還吸納了大量貧困人口家門口就業。

“各族群眾一條心,門前黃土變成金”,這是流傳在寧夏山川大地上的一條民間俗語。經濟社會發展為民族團結打下扎實基礎,而各族群眾團結一心則進一步促進了貧困地區各項事業發展。

固原市回族企業家何學良從販藥材起步,奮斗20多年發展到擁有6家子公司。他發揮“先富帶后富”的領頭作用,在解決了2000多名回漢鄉親就業的同時,還為老弱病殘等沒有發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托養肉牛,每戶每年能分紅4000元。

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寧夏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會教育,通過豐富多彩的載體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堅持教育引領,把民族團結“種子”不斷播入各族群眾心田,是寧夏多年來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一項基本經驗。

在銀川市回民三小,學校針對學生不同年齡,選擇不同教材,利用班會、晨會、隊會等活動載體營造教育環境,讓“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觀念深深扎根于學生心中。吳忠市利通區第一小學每學期都要組織民族團結征文、民族團結手抄報等比賽,潛移默化中筑牢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是一所專門為寧夏南部山區學子創辦的高中,這所位于首府銀川市的高中讓大批山區貧困家庭的孩子走進了城市學校,享受到與城市孩子同等質量的教育。六盤山高級中學校長金存鈺說:“目前在校的回族學生占全校學生總數的40%左右,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很強,互相尊重,相互理解,非常和諧?!?/p>

2010年青海玉樹發生地震,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接收了153名藏族師生。兩年時間里,回、漢、藏各族學生一起生活,一起學習?!埃玻埃保蹦曛腥A民族傳統節日中秋節當天,各族師生歡聚一堂共度佳節,‘寧夏青海,扎西德勒’的歡呼讓人感動?!苯鸫驸曊f。

促進民族交往交融

親越走越親,情越聚越濃。寧夏始終堅持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眾同村共莊,相鄰共居,形成既互相尊重又不強化差異的良好氛圍。

8月的一個中午,利通區永昌社區的一場包餃子比賽正在熱鬧進行中,回族大媽金紅英和她的漢族鄰居們組隊,搟皮、包餡,配合嫻熟。這是永昌社區“鄰居節”的活動之一。永昌社區共有居民7700余人,其中57%的居民是少數民族。為了促進不同民族間鄰里關系,永昌社區每年都要舉辦多場豐富多彩的“鄰居節”活動。

“每逢端午、中秋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各民族居民一起包粽子、做月餅。遇到開齋節、古爾邦節,回族居民則把自家制作的油香、馓子等美食分享給其他民族鄰居?!庇啦鐓^黨支部書記馬學梅說。

金紅英說:“我家對門和樓上都是漢族,但我們關系處得非常融洽,他們出遠門都把鑰匙放在我這兒,讓我給家里的花澆水。大家同住一棟樓,就應該親如一家人?!?/p>

漢族教師姜寧和身患重病的回族青年馬曉強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讓人動容,回族大媽王蘭花成立“王蘭花熱心小組”承擔起社區各族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銀川市共享社區與北方民族大學少數民族大學生“結親互助”……在寧夏,各民族不分彼此一家親的故事比比皆是,交往交流交融已成常態。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國夢 寧夏 奮進60年 民族團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