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如何逆襲求職“隱形價目表”?你撞運氣我拼底氣
還有10天,95后大四女生英熙將告別大學生活,入職國內某知名銀行。周圍人羨慕這份漂亮的offer,更佩服英熙的勇氣——專業不對口的本科畢業生,竟敢勇闖職場。
在該校本科應屆畢業生眼中,英熙簡直是“逆襲”英雄。在求職論壇“過來人”經驗帖里,在口口相傳的“招聘內幕”中,許多學生篤信,求職是有一整套“隱形價目表”的,越是炙手可熱的好單位,越有與之價值對應的硬性配置:本地生源、碩士畢業、男生優先;國內Top 2高校無論本碩都優先;海外留學背景加分;專業與單位對口且在全國排名Top 10加分;綜合大學強于語言類院校、師范類院校……
而成功“逆襲”的英熙,求職過程也受到“價目表”的沖擊。去年夏天,這家銀行秋招前開啟暑期實習項目。報到第一天,領導拿著英熙的簡歷,不屑地問:“你學俄語專業?你的高中班主任都沒幫你選個像樣的專業嗎?”“你只在Z大讀本科,不應該繼續深造嗎?”
英熙身旁,站著國內Top 2大學經濟學專業的女孩,迅速得到領導的肯定和贊許,“覺得她將來一定會成大器,而我不怎么樣”。英熙只能在心中默默念叨:“好氣哦,但是要保持微笑啊!”
“隱形價目表”真的是求職路上的障礙嗎?
求職畢業生:“你們知道我是誰”,而非“你們希望我是誰”
英熙參加的暑期實習,和正式招聘流程掛鉤。如果實習表現得到老師們的充分認可,就有可能拿到“面試直通卡”,提前打入決賽圈,提升拿到offer的安全系數。
開局的當頭一棒,沒有影響到英熙的求職積極性。隨著時間推移,在辦公室老師眼中,實習生的學歷如何,漸漸被“靠譜與否”這件事徹底取代。
比如第一天被領導“最看好”的名校女生,工作習慣“摸魚”,上班時間看美劇、打游戲,頻繁請假,無故缺勤;而英熙一直每天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虛心向老師、同事請教,很快贏得前輩的信任和好感。
整個實習項目有一兩百個學生參與,該群體中順利拿到offer的,僅有五六個幸運兒,英熙是其中之一。
最近被拉進同一批入職的新人群,英熙看到,若要按結果來歸類,似乎依稀可見“隱形價目表”的影子:本科生少,碩士生多,名校和海歸背景的多……但是英熙清醒意識到,招聘并不如很多人想象得那樣“名牌至上”,單位想要的,是“對的人”。
例如同屆一個小伙伴,大學相對普通,按說簡歷本該被人力資源部淘汰的。英熙觀察到這個畢業生,突出優勢是交際圈廣泛,情商很高,對社交場合應付自如,這一點無疑很適合金融行業。
而英熙后來了解到,人力資源部選中自己,原因是校園實踐經歷豐富,辦過展覽,做過校園心理咨詢師等,做事踏實,擅長與人打交道——這一切屬于她的發光點,都和大家頗為敏感的“隱形價目表”毫無關系。
“求職‘隱形價目表’,我承認它是存在的。但不好意思,‘價目表’重要,我也很重要,世界上機會多著呢,一定有欣賞你的人。”英熙感慨,求職時我們一定要喜歡自己、信任自己。有底氣,不要以“價目表”為參考系。畢竟找工作,是互相適合、互相尊重的事,要“你們知道我是誰”而不是“你們希望我是誰”。
人力資源:參考名校背景實為提高招聘效率,實習或可曲線圓夢
“我辦理就業去向登記表時,教務老師說本科就工作,膽子蠻大的喔!”英熙發現,“隱形價目表”存在于應屆畢業生心中,更容易在周遭環境中相互傳播、感染。
但她覺得無論何時何地,每個人必須保持坦誠和自信。“面試中,我的態度很坦然,表明我的客觀條件就是這樣,不能改變。但是我能讓用人單位相信,我踏實、好學,能做到和別人一樣好”。
和英熙高度認可自我、一以貫之的強大內心相比,90后新聞專業研三學生白芹,則被“隱形價目表”蔓延的小環境困擾許久。
白芹在一所南方二線城市讀研究生,她一心想去上海從事媒體工作,但自認為大學和專業,在上海應屆生求職市場中處于尷尬、邊緣的位置。
白芹說,她和同學都曾慎重考慮研二暑假的實習單位,“那是沖刺目標的黃金時間”,白芹目光鎖定了上海一家報社。她向導師尋求意見,“導師表示,學校專業已處于劣勢,而求職競爭太過激烈,學院沒有什么成功先例,沒有可以幫扶的師兄師姐,所以‘賭’這一層次的媒體,大概率浪費寶貴的實習時間”。
白芹又從其他同學那打探“小道消息”,從那家報社往年留用的畢業生背景“反推”,自己看來希望渺茫。
“求職時間表很緊張,我還是沒信心,轉而去符合客觀條件的‘安全區’。等到最近大家工作都定了,我卻發現有條件不如我的同學,居然去了大家不敢想的頭部媒體,心中不免后悔和遺憾。”
王劍在上海某互聯網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校園招聘,他感嘆,校園招聘每天都接收海量簡歷。為了提高招聘效率,在最短時間內達成招聘目標,盡可能挑選適合公司的人,他們需要依賴一些基礎判斷標準,名校本碩、海外留學經歷的確會在“第一眼”篩選中占先機,再參考一下專業、實習、語言和計算機能力等。
“好看的學歷至少說明過去的學習階段,這個學生的智商和自律性是可以的。我們不否認普通學校也有優秀苗子,只是太多優秀簡歷讓我們不可能先去仔細研究、比較實習、校園活動這些因素。”
但王劍強調,校招目的一定是選到適合企業的人才,其實某種程度上,企業更想要已在本單位實習考察時間長、“知根知底”的實習生,畢竟那是比“海選”更靠譜的選擇。“對于‘簡歷海選’中學歷背景不占優勢的學生,早做準備。有針對性地實習,無疑是最佳路徑”。
專家解讀:求職核心點是“職業認同”,找準方向早做準備
對于應屆畢業生焦慮的“隱形價目表”問題,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教育學院副教授、職業生涯規劃專家高艷給出分析和建議。她認為,過分相信“隱形價目表”能決定求職成敗,實則是給自己尋求安慰和借口。
高艷指出,首先從企業的角度,人力資源的思路是幫助公司找合適的人,更保險地排除不合適的人。“在短時間內,名校背景可以為我的選擇背書,挑錯人的概率降低,找對人可能性更大”。
名校固然能在人力資源的初步篩選中獲得一點“快速通道”的便捷,但是不意味著這條路對于非名校或其他條件不占優勢的學生就徹底堵死。
“有一條路可以繞過去,那就是通過其他方式展示我可以做這個工作。”高艷指出,畢業生求職的核心點,不是什么牌子學歷,而是自己清楚知道要去哪兒,即“職業認同”,“明確知道我是誰要去哪兒,就可以早早做準備,早早找準定位”。
高艷表示,對自我職業的清楚定位,需要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通過大學實習明白自己適合去哪兒,不宜去哪兒。
她接觸過一個學計算機專業的女孩,大一發現自己“不是這塊料”,對未來規劃迷茫,于是通過參加校園社團挖掘出對金融的興趣,進而沿著這條興趣線索,開始輔修金融專業、暑期尋找實習機會,一步一個臺階,賣力學習和工作,最后進入非常滿意的投行。
“我們常說一句話,你知道想去哪兒,全世界都為你讓路;如果不知道,一路都是逆風。”高艷提醒說,“隱形價目表”更像是自我安慰的幌子,有人走不出來,就會一直被蒙蔽住。“你去了大公司,擁有所謂亮閃閃的頭銜,就一定開心,一定合適嗎?”
她建議,在校期間,大學生盡量早作規劃并投入實習,提前在公司和行業內留下好印象,同時可請內部認識的師兄師姐適當推薦。
另外,對畢業求職的第一個平臺無需太過焦慮。“人生是馬拉松,關鍵競爭力還是實力,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不要太著急,后續還可以努力,社會環境會還給你一個好的結果”。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英熙、白芹、王劍為化名)
見習記者 沈杰群
編輯:秦云
關鍵詞:逆襲 求職 隱形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