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糧業發展靠“良方”:下好創新棋 釋放人才力
新華網北京5月23日電(汪亞)“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不僅關乎國計民生,更關系到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我國糧食產量雖連續5年超過12000億斤,然而產后損失浪費卻高達每年1000億斤。如何進一步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基礎、建設糧食產業強國成為我國糧食行業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日前舉行的2018年全國糧食科技活動周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務鋒公布了一組數據,2017年,入統糧食加工企業研發投入115億元,僅占銷售收入的0.4%;當年獲得專利數3100余項,平均每戶企業0.14項。從事米面油等初級產品加工的企業,95%以上沒有研發力量,產品結構單一,利潤微薄,經營困難,開工率不到40%。即便技術密集型的糧食深加工,多數企業也是依賴技術和設備引進,自主創新力量薄弱,持續發展的后勁不足。從糧食行業現狀看,納入糧食產業經濟統計的企業2.2萬家,年銷售收入2.9萬億元,形成了一定規模。但是,產業結構不合理、鏈條短、低端產能過剩等問題仍很突出,難以適應消費需求升級的需要。“究其原因,根本上是創新能力不足。”
此次全國糧食科技活動周,以“科技創新、強業興糧”為主題,圍繞“科技興糧”和“人才興糧”,開展多項科技成果展示推介和人才交流,著力促進糧食產業依靠創新驅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活動現場,來自全國的10家科研院所和25家企業,開展了糧食科技成果、團隊、機構與企業“三對接”。23項糧食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簽約,11項糧食行業科技計劃項目成果公開發布,38所高校和職業院校展示了糧食專業人才培養成果。來自各類糧食企業、糧食院校的200余名代表,參加了全國糧食行業人才供需對接會,就人才供需、校企合作等作了深入交流。
據了解,2017年以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制定了關于“科技興糧”和“人才興糧”的實施意見,根據新形勢的需要,謀劃了今后五年糧食行業科技和人才事業發展的思路目標,并提出“雙18條”政策措施。
對于今后的發展,張務鋒提出了新的目標,他指出,糧食行業要堅持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三鏈”協同,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力爭到2022年,糧食科技貢獻率提高3個百分點,糧油儲藏技術保持國際領跑地位,“并跑”技術有所增加;取得國家科技獎或省部級一等獎的糧食科技成果30項以上,推廣應用重大科技成果20項以上。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糧食 創新 企業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