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蛟龍"號2020年進行首次環球科考 南海是必經之地
原標題:“蛟龍”號2020年首次環球科考
2012年6月15日,蛟龍號進行7000米級海試首次下潛試驗。
近日,記者從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獲悉,目前正在深海基地大修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于2020年執行首次全球航行科考任務。目前我國正在開展全海深的載人深潛技術研究,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將于2021年下水。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丁忠軍告訴新京報記者,“蛟龍”號此次環球航行是一次大的國際合作項目。計劃跟十幾個國家進行合作,主要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并且,還將邀請一些長期合作國家的科學家一起下潛,進行科學考察。
對于此次環球航行的路線,丁忠軍說有兩個方案,目前還沒敲定。一種方案是從青島出發,向東穿過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橫穿太平洋,然后經過大西洋和印度洋,從南海回來。另一種方案從青島出發,往南走南海,然后穿過印度洋、大西洋,最后從太平洋回來。顯然,這兩個方案,南海都是必經之地。
意義
保持下潛紀錄增加海底話語權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一艘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載人潛水器,2012年6月,它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創下7062米同類型載人潛水器最大潛深紀錄。
7000米是什么概念呢?
雖然世界上海洋最深處超過萬米,但是平均深度不到4000米,“蛟龍”號的下潛深度可以覆蓋全球99.8%的海域。
“蛟龍”號發現了很多深海生物,有的是全新物種。丁忠軍說,比如利用化學能的細菌,此外還發現了一些地質現象,比如馬里亞納海溝的海底麻坑。
據他介紹,“蛟龍”號此前重點在七大海域執行了科考任務,在我國南海冷泉區和海山區、西太平洋深淵海溝區、東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勘探區、西太平洋海山結殼勘探區、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區、西北印度洋熱液硫化物調查區,取得了一系列勘探成果。
丁忠軍直接稱“蛟龍”號是海洋科學領域的大國利器。
“蛟龍號的投入使用,改變了我們過去海洋勘查的方式,使我們國家的海洋調查研究在技術手段上發生了里程碑、革命性的變化。同時,也開創了新的研究學科,比如深淵科學研究。更重要的一點,它增加了我國在國際海底區域的話語權。”丁忠軍說。
升級
“蛟龍”號明年將交付新母船
自海試以來,“蛟龍”號共成功下潛158次,歷時557天,總航程超過8.6萬海里,實現100%安全下潛。從去年底開始,“蛟龍”號回到國家深海基地進行大修和升級。
記者在國家深海基地工作間看到,“蛟龍”號已被完全拆開,露出金屬色骨架。
對于升級,丁忠軍說主要是提升作業性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提升水下定位和目標搜索的能力,要快速找到目標,提高效率;二是提高近底的地形地貌測繪能力;三是增強直接取樣能力。“比如將采樣籃、機械手進行升級后,可以到更復雜的環境下取樣,安全性也會提高。”丁忠軍補充道。
不僅“蛟龍”號要升級,運載它的母船也要升級。“潛水器本體是一個系統,需要專用母船。母船配備一系列支撐它的設備,比如專門的吊機吊它下水,通過配套的通訊設施,將聲音、數據傳上來。”丁忠軍解釋。
此前,“蛟龍”號的母船是向陽紅9號。明年,“蛟龍”號將有新母船。
今年初,“蛟龍號”新母船模型在深海基地展出,資料顯示船長90.2米,型深8.3米,續航能力達12000海里。明年3月左右,“蛟龍”號新母船將交付,屆時或將同時搭載“蛟龍”號、“海龍”號和“潛龍”號開展協同作業。
明年下半年,“蛟龍”號升級完成,環球科考之前,“蛟龍”號將有一次科考任務。據丁忠軍介紹,這次科考是在西太平洋深淵、馬里亞納海溝、雅浦海溝和麥哲倫海山區,開展科學應用下潛。
揭秘
萬米級載人深潛將實現技術領跑
在國家深海基地,“蛟龍”號檢修車間中,有一艘1:1模型,供隊員訓練使用。記者看到,潛水器觀察窗的玻璃有十幾厘米厚,丁忠軍介紹,這個玻璃能承受8000米深的水壓。這個玻璃的裝配不能有絲毫劃痕,否則會被強大的水壓擠碎。“蛟龍”號不但有很多科學發現,隨著深潛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技術的進步。
“深水的浮力材料就是一個產業,在‘蛟龍’號研發之前,我們國家不能生產,現在我們已經有能力生產浮力材料,并逐步實現產業化。當然,還有一些材料依然靠進口,比如纜線、導航設備等,國內也有替代產品,但是成熟度和穩定性還不能完全替代進口。”丁忠軍說,“還有一點,蛟龍號項目本身帶動了4500米載人潛水器和萬米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它們的研發團隊以前都是‘蛟龍’號團隊成員。”
在4500米潛水器上,八九成材料都是國產化,包括浮力材料、配套設備等。
“我們一直在學習,現在是并跑到領跑的轉折期。我們在開展全海深的載人深潛技術研究。”丁忠軍說。
他說的全海深載人深潛,就是正在研發的萬米級載人潛水器,預計在2021年完成技術攻關,潛水器系統下水海試。
“萬米潛水攻克之后,我們就到了領跑階段,在大深度載人深潛某些關鍵技術領域可以超過歐美國家。”丁忠軍說。
■ 鏈接
無人潛航器“海燕”下潛8213米
記者在國家深海基地看到,科考船向陽紅18號靜靜地靠在碼頭。在它最近一次科考任務當中,“海燕-10000”米級水下滑翔機在馬里亞納海溝到達海平面以下8213米處,刷新下潛深度世界紀錄。
5月8日,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海洋探測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楊紹瓊表示,這是我國水下滑翔機首次海潛超8000米。“海燕-10000”米級水下滑翔機目標是萬米海深,這次試驗只加裝了深度感應器,此后還將測試深海溫度、鹽度等。
對于無人潛航器的優勢,楊紹瓊認為,相比載人,無人潛航器不需要生命支持系統,只要加裝一些感應器,即可收集數據信息。并且能夠在水里運行時間更長,潛得更遠。
據他介紹,“海燕”這次下潛和上浮,大概用了3天時間。
“蛟龍”的每次下潛是10個多小時。最近一次馬里亞納海溝作業,一共10個小時左右,作業時間3個小時左右。其間,工作人員會簡單進食。
丁忠軍認為載人潛航器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最大優勢是可以發揮人的能動性,去海底近底勘查。并且可以隨時根據海底情況,改變航跡和取樣。”
丁忠軍說,“科學家下潛觀察研究和根據圖像研究是不一樣的,這跟地質學家野外踏勘類似。通過潛水器下潛,可以加深科學家對海洋地質和生物的直觀認識。”
編輯:曾珂
關鍵詞:"蛟龍"號2020年進行首次環球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