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遏制票房造假須打破利益捆綁
日前,“五一檔”備受關注的影片《后來的我們》上映,首日票房達到2.85億元,數據業績與口碑加持的雙重作用,讓這部影片一時間刷爆朋友圈。但質疑隨之而來,上映日當晚,知名電影博主貼出影院工作群聊天記錄,公開質疑發行方之一的購票平臺“先買票再退票”,通過自己大面積購入預售票,以預售票房保住院線排片后,再大批退票。次日,購票平臺“貓眼”官微發布文章,確認《后來的我們》一片遭遇惡意刷票,“貓眼”已經將相關證據提交主管部門,并向國家電影專資辦尋求了數據協助。經查,惡意刷票并退票的數量約38萬張,涉及票房1300萬元,占當日總票房的4.6%。此后,另一家平臺“淘票票”也發布聲明,認為該片預售票數據異常。
《后來的我們》借著導演及片中演員的名人效應,在上映前的宣傳聲勢極大地調動了觀眾的期待。而預售票的高票房所顯示出的買方市場強勁力量,一方面發酵輿論,助推觀眾群的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也讓各院線對該片的排片量進一步攀升?!巴似憋L波”后的幾日內,盡管該片票房長勢良好,但其中的水分乃至惡性泡沫已經引起更大關注,關于影片宣發、平臺退票、院線排片等相關機制存在的問題引起了激烈討論。目前,國家電影局相關負責人發表聲明,要求影片出品方及發行方認真查明存在的漏洞,進一步梳理情況,完善數據。
此次退票風波暴露出當前電影市場的一個重大問題在于,影片出品、發行、院線三方利益捆綁現象嚴重,一些制片公司同時擁有院線,一些購票平臺本身就是影片發行公司,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同時還扮演本是獨立第三方的數據記錄員角色,數據結果為商業利益服務,而不是為市場及公眾服務。在此種利益鏈中,幾方合力壟斷資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違背了市場競爭的自由和公平原則,對正常的市場行為造成嚴重擠出效應,妨礙了市場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國產電影行業長期處于粗放式經營的狀態下,評價體系受資本操縱頗深,背離作品及市場的真實情況,導向失靈,而虛假泡沫反過來對生產造成負面影響。近幾年,票房數據造假已經有了一段“歷史”,此前,《捉妖記》《葉問3》等影片的票房造假事件,揭開了發行方“鎖場”、院線虛假排片、售票張冠李戴等違規操作,也倒逼行業改革與自凈,催生了一些行業準則的細化,但由于相對不足的執行力和約束力在資本巨額利潤面前力量薄弱,改觀甚微。
由于中國電影已經是一個數百億元級別的資本市場,電影票房的事件實際上也是一次金融事件,涉及金額巨大,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行業準則也更加復雜。從出品、宣發到排片、票房,再到影評是一條產業鏈,越來越需要根據市場規律進行生產和消費,而市場規律中的第一條鐵律應該是真實。票房造假、暗箱操作、違規操作對市場真實性嚴重背離,透支行業生命力,最終傷害的是作品生產。
因此,研究如何梳理目前市場的利益關系、生產和消費關系,建立健全公開公平公正的評價反饋機制和數據統計分析機制,以此擠去泡沫、摸清市場和行業真相,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此基礎上,通過分化出品、宣發和院線的捆綁,引入制衡力量形成互相約束和調節,打散資源壟斷的癥結,從而規避因壟斷造成的風險危機,使得電影市場真正進入自由競爭、健康發展的軌道,是行業必須付出的努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票房 市場 造假 利益 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