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新規落地 百萬億元資管業邁向穩健發展新時代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 題:新規落地 百萬億元資管業邁向穩健發展新時代
新華社記者李延霞、劉開雄、劉慧
我國百萬億元規模的資產管理行業27日正式迎來統一的監管規則。在堅持打破剛兌、限制杠桿、消除多層嵌套等方向不變的基礎上,資管新規在過渡期、非標估值等方面進行了調整,以確保市場平穩過渡。
業內人士表示,這份關于資管業務頂層設計的綱領性文件,將引領我國資管行業回歸本源,邁向穩健發展的新時代。
資管新規的幾處修改受到業內人士的歡迎和認同。“新規充分吸收科學合理的意見作出修改,在規范管理的同時,兼顧市場現實和未來發展之間的調整和過渡,將防控風險要求與市場機構的合理訴求統一起來。”浙商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朱永利表示。
備受矚目的過渡期從2019年6月30日延長至2020年底,這一調整有著現實意義。當前投資端存量的銀行理財平均剩余期限約為3至4年,按照原來的過渡期可能會出現投資端的存量資產未到期,而無新的負債端的理財產品進行續接的情況。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表示,適當延長過渡期有助于降低理財產品期限錯配可能引發的流動性風險和對金融市場的沖擊。
新規堅持凈值化管理方向不變,但考慮到部分資產尚不具備以市值計量的條件,允許部分非標資產采用攤余成本計量。在消除多層嵌套方面,要求監管部門對資管業務實行平等準入,從根源上消除多層嵌套的動機。同時將嵌套層級限制為一層,禁止開展多層嵌套和通道業務。
趙亞蕊認為,新規要求禁止開展多層嵌套和通道業務,但由于不同的資管機構專業方向、專業能力不同,通過投資其他資管產品,可以在某一個領域獲得更加專業的管理支持,將嵌套層級限制為一層是資管機構的合理需求。
中信證券資管業務總監魏星認為,攤余成本法估值的適用條件等方面的規定,與會計準則保持一致同時并未“一刀切”,為考慮不同行業、產品的實際情況“因業施策”留有空間。
“比較征求意見稿的內容,修改之處顯得更加專業,更加務實,使得政策更具有操作性,體現了監管部門的務實態度,確保市場平穩過渡。”中融信托常務副總裁游宇表示。
在傾聽市場合理訴求的同時,新規堅持打破剛兌、控制杠桿、消除多層嵌套通道等方向不變。專家表示,這些措施有助于推動資管產品和服務加快轉型,引導資管業務回歸“受人之托、代人理財”本質,促進資管業務更加規范健康。
“新規讓銀行資管業務擺脫了期限錯配、剛性兌付的困擾,推動銀行資管子公司的成立,讓資管業務各主體有平等的市場地位和準入資格,對銀行而言是利好。”朱永利表示。
當然,一系列更為嚴格的監管要求,給資管行業帶來的挑戰也不容忽視。尤其是打破剛兌,資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這一點對資管行業的影響深遠。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針對打破剛性兌付可能帶來的影響,要制定工作預案。金融機構要切實履行好“賣者盡責”,并加大投資者教育;社會各界要創造有利于剛性兌付打破的外部環境;投資者要保持理性,做到“買者自負”。
魏星表示,一些原有業務模式面臨規范調整,短期的陣痛是難免的,包括行業的規模和利潤水平都會受到一定影響。
“但這種變化是可以接受的,漸進式出清的方式不會導致產品規模的斷崖式下跌,資管機構擁有業務轉型的寶貴時間。中信證券在未來業務發展中會持續提升投資管理能力和綜合服務水平、不斷加強產品創新和風險管理。”魏星說。
事實上,自從2017年11月份征求意見稿出臺以來,銀行理財業務已經開始轉型,各大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專家表示,在資管新規的引領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多方的共同努力,我國資管業務將迎來持續健康發展的新時代。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資管 新規 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