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小本子故事”的巧合
在我國,有兩個以職業命名的節日,一個是醫師節、一個是教師節。醫者,救人于病痛之中;師者,獻身于世界的明天,這兩個職業之所以為社會所尊敬、為人們所贊揚,是因為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有著諸如“小本子”般認真執著擔當的故事。
“時代楷模”曲建武老師從做學生輔導員到大學領導,再到省教育廳任副廳長,56歲辭去領導職務到大連海運學院再次擔任輔導員,他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模范事跡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
“今年我56歲,正好可以帶一屆學生,再遲就來不及了!”在曲建武看來,教育工作者是一個“帶著靈魂上路的人”。天天和學生在一起,與青春和生命打交道,這就是幸福,這種幸福是任何金錢和權力換不來的。
曲建武的事業軌跡似乎又回到了原點,然而不同的是從最初單純的熱愛升華到了融入血液里的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擔當。
曲建武喜歡稱自己的學生為“小伙伴們”。為了與“小伙伴們”更好地溝通和交流,課堂外,曲建武開通微信、博客與他們互動,買書送給他們,又組織讀書會,還經常借與學生們一起吃飯的機會交流談心,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了解思想訴求、解決思想困惑。為了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他不僅設法處處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常常去家訪(這是我第一次聽說大學老師還要家訪),在100多名學生中,曲老師家訪過的竟有80多人。閻培興是來自甘肅貧困家庭的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萌生輟學回家幫助父母掙錢養家的念頭。曲老師不辭辛勞,從大連跑到甘肅找到他家,做他父母的工作。孩子的父母感動了,閻培興更是從中受到教育,老師的敬業激勵自己從“小家”的圈子里走出來,樹立遠大志向,畢業后志愿到西藏工作。
曲建武老師的事跡中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他有9個小本子,用來記載學生的各種信息、資料,作為自己工作的備忘和指南。這讓我聯想到,作為新中國第一批學部委員、北京協和醫院內科老主任張孝騫教授也有著“小本子的故事”。
張孝騫教授學識淵博、醫術精湛,特別是對疑難重癥的診治。上世紀70年代,一位下肢沉重、行動困難達三年之久的病人,經檢查其骨盆、雙手、腰椎等部位普遍骨質脫鈣以及病理性骨折,按常規服用維生素D和乳酸鈣、磷酸鹽未見好轉。張老會診時,仔細詢問病史,查閱了病歷,決定為病人做一次查體。他在病人右側腹股溝處摸到一個腫物,細致檢查了它的形狀、大小和硬度后,對在場的醫生說:“這大概就是病根。這個腫塊可能分泌某種激素類物質,導致鈣磷代謝的異常。”外科醫生接受了張老的建議,切除了腫物,病人逐漸康復。病例報告:葉間瘤合并抗維生素D的低血磷軟骨病,與張老診斷完全一致。
發表在1981年《人民文學》的一篇文章中還提到:一位生命危在旦夕的老婦人,腹部因積水極度膨出,皮膚被繃得亮光光的。入院很長時間,經過各種檢查和試驗性治療,腹水的原因一直沒有查出,多個臟器面臨威脅。張老的身影出現在床前,細致查看病人、翻閱病歷后明確地做出診斷,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所引起的。他告訴主管醫生:這種疾病的有關報道在國內外很少見,有關資料在某某書里、某某雜志上可以找到,這些書籍和雜志在圖書館什么位置。主管醫生跑去查看果然在那里。病人及時有了針對性的治療,病情得到控制。
北京協和醫院名譽院長、90多歲高齡的方圻教授跟隨張老40年,曾在一篇回憶文章中說,張老“把珍視病人當成了生命的唯一需要。大家都知道他總是攜帶著一個記事本,上面記著每次巡診的病人姓名、住院號,主要的診斷和特殊的病情。到下次再來到這個病房時,一定要查詢一下已經看過的病人情況,直到病人離開醫院為止。凡他認為重要的病人,還要求經治醫生將出院追查的情況告訴他。”直到85歲高齡時,他還堅持一周兩次門診、四次大查房慣例。即使他的右眼失明,左眼一米以外就看不清人,他依然眼睛湊近紙,用小本子仔細記錄。在老人家去世后,整理遺物時,這樣的小本子有56本之多,加起來的病歷有一千多個。張老說:“我看了一輩子病,總覺得一個醫生不管他的本領有多么高,他對病人的病情了解是無限度的,是無止境的。”這位被稱為我國現代醫學奠基人的大家,就是這樣殫精竭慮地積累著經驗,踐行著自己“做事要到病人床邊,診斷要如履薄冰”的從醫信條。
兩個時代、兩個職業,醫者張孝騫和師者曲建武巧合的“小本子故事”,記錄著他們躬身事業的歷程,昭示著他們愛病人愛學生的赤誠,彰顯著他們質樸無瑕的人文情懷。
(本文作者系中國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編輯:趙彥
關鍵詞:小本子故事 醫師節 教師節 曲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