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加速創新方能把握國際博弈的主動權
美東時間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7年。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第一時間對此作出回應:中方注意到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興采取出口管制的措施。商務部密切關注事態進展,隨時準備采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中興通訊在獲悉美國商務部對公司激活拒絕令后,全面評估此事件對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與各方面積極溝通應對。
網絡圖
4月17日上午,英國也向中興通訊發出“圍剿令”。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CSC)警告英國電信行業不要使用中興通訊的設備和服務,認為那可能會對英國的國家安全構成風險。
在美國近期對中國出口進行制裁的十大行業中,中興所在的信息通信業成為首要打擊目標,近年來中興大力發展5G技術,是被“盯上”的重要因素。
根據國際知名專利檢索公司QUESTEL發布《芯片行業專利分析及專利組合質量評估》報告,中興通訊在IC芯片領域專利實力在國內屬于領先地位,是持有抓力最多的中國企業。
此次事件槍口對準的是中國高新技術企業,雖然這些年中國“芯”的發展突飛猛進,但由于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很多關鍵技術還受制于國外,我國每年花費巨額外匯進口芯片。
“缺芯少魂”,一直是中國制造最頭疼的產業癥結,國產芯片之痛一直存在。中國制造要高速高質發展,芯片技術必須要跟上,倘若無法實現芯片國產化,就意味著需要在國際市場上高價采購,同時面臨著技術封鎖和禁止出口的風險,最終掉入產業代工的死循環之中。
為了提升創新創造能力,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創新的政策。“中國制造2025”的概念于2015年正式提出,這也是中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目的就是通過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2008年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啟動,該專項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一項重大科技任務,通過核心技術的突破和資源集成,在一定時期內完成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啟動實施十多年來,取得一大批重大標志性成果,顯著提升我國科技和產業核心競爭力。
但創新驅動經濟轉型升級要取得實效,關鍵還要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真正使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落到實處,變“要我創新”為“我要創新”。應當認識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企業只有不斷加速創新,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占據市場競爭的制高點、把握國際博弈的主動權。(高瓔瓔)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創新 中興 中國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