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跨齡課堂解放師生“教育力”

2018年04月13日 09:43 | 作者:張爍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早春,北京市中關村第三小學萬柳北校區,一堂微型景觀設計課:

“這是我的農家小院,栽有袖珍椰子,里面的石頭、海螺是我從海邊撿的!”五年級的薛宇桐介紹。“我的小燈像流星,夢幻世界里種著多肉植物和苔蘚。”四年級的王煜寧不甘示弱。

四、 五、六年級“合三為一”,“跨齡課堂”格外活潑。這樣跨年級的“班組群”,是該校區的基本建制。“‘班組群’突破了單一班級的剛性組織形式,為學生創造了更多資源,營造了更立體的人際關系。在這個過程中,師生‘教育力’進一步解放,教育產生出更豐富的可能。”全國特級教師、中關村三小校長劉可欽說。

“3.0版學校”營造生態環境

“福建土樓”般的“C”型建筑恢弘大氣,里面卻不是一間間中規中矩的教室。要想大,活動隔板一拉,3間教室能合為一體;要想小,角落里有“小屋”“樹洞”家具,孩子們能鉆進去享受獨處時光……教室外面是寬闊明亮的公共空間,墻上是“把日子過成詩”的布景,隨處可見的小書架和地墊,讓三三兩兩讀書的孩子們成為校園里的一道亮麗風景。

作為一所有著131個教學班、6300名在校生的傳統名校,在師資隊伍優秀、學業成績良好、學科課程成型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破解“學生多、空間小,統一性高、選擇性少”之惑?這是中關村三小一直以來的思考。

“1.0版學校有農業社會特征,以滿足讀書、寫字、算術為目標,要求學生學得對而快;2.0版學校有工業社會特征,一間間教室規整排列,標準化的紙筆考試‘批量生產’學生。”劉可欽的理想,是打造“3.0版學校”,即生態社會呈現的學校樣態,有多種空間組合和多形態的空間布局,強調分科課程下的綜合課程,融入更多基于表現的多樣性評價。

“我不只‘必須’待在這里,我更‘想要’待在這里。”孩子們這樣表達他們對新校區的由衷喜愛。在這里,就連教師辦公桌都置身公共空間,老師和學生們自始至終“零距離”,批改作業時,四周常湊上來一群小腦袋。

“班組群”跨越年齡學科

教室可開可閉,班級可大可小,如此一來,跨齡同齡、興趣導向等多形式教學就應運而生。在這里,相鄰的3個年級各派出一個班,共同組成“班組群”,大小孩子們一起學習。在“破”與“立”之中,對師生關系進行重構的“導師制”成為關鍵。

翻開一張課程表,記者看到,周二課程被分為3個板塊,每個板塊90分鐘:第一板塊是“數科工信類”,包括數學、科學;第二板塊是“跨學科”,包括語文、音樂;第三板塊是“語言類”,包括語文、英語。

“班組群內不同學科教師可以將學科內容有機整合,減少學科間知識的重復或割裂。在學與教上,強調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認知特點,采用啟發式的直接教授+小組合作+團隊研究。”新校區執行校長陳俊榮介紹,每個班組群有7位導師,組成“教師合作共同體”,進行跨學科教研,“新制度既保持了分科教學的系統和深度,又避免了單一分科背景下易出現的全面發展局限。”

學生習慣也因此發生改變。很快地,有事不再只找班主任了,7位導師中,語數外音體美應有盡有,孩子們想找誰就找誰。“以前一個班主任管理班級,壓力大、風險高、責任重。現在我們7名教師共同管理3個班,大家揚長避短,給學生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教師張猛說。

學生個性教育引向多元

“空間結構的變化,巧妙生發出教育形態的變化,進而造就課程開發契機,中關村三小創造出一個‘魔法’。‘班組群’使教師間、師生間、生生間的關系發生變化,呈現出良好的教育生態,將學生個性教育引向多元。”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評價道。

一項項成果也接踵而至:“共享單車的利弊與有效管理”“如何讓人民幣成為‘一帶一路’國家結算貨幣”……近400個身邊熱點問題成為孩子們自發探索的焦點,如今,已形成學生自主社團60多個、項目團隊100多個。在畢業年級,孩子們聚焦歷史文化、社會科學、文化藝術、信息技術、生態文明等8個領域進行研究,光撰寫的論文每年就達300多篇,論文答辯還在網上進行直播。

“我們教師不再局限于圍墻之內、教室之中、講臺之上,也不再是那個照本宣科的教書匠,我們走出單一學科,視野變得更開闊,也開始擁有課程領導的能力。”不少老師這樣自豪地說。據悉,在課程與教學方面,全校超過200名教師參與了37個項目研究小組,還有170余名教師參與到學校五大部門77個項目的研究中去。

“中關村三小的創造性變革突破了傳統的理念、固有的模式和校園的藩籬。未來教育還有更多可能性,希望更多學校用更開闊的視野看待和探索教與學。”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陶西平指出。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學生 教師 師生 孩子們 課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