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切莫把兒科視為“小兒科”

2018年03月27日 11:13 | 作者:李思輝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到兒童醫院工作的藥師,沒有經過任何兒科的培訓,如何監督兒童臨床用藥?”日前,一次學術會議上,原北京市衛生局局長、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名譽會長朱宗涵的發問,讓會場陷入沉寂。專家稱,我國兒科醫生緊缺,平均每千名兒童不足一位兒科醫生。(《科技日報》3月26日)

兒科醫生到底有多緊缺?感性的認識是,每到病毒性流感高發季節,幾乎所有醫院的兒科門診都是人滿為患。因為患者太多,醫生直到下午兩點鐘才得空扒兩口飯;醫生一出診室就被圍上,上趟洗手間都不得不先道歉;為了減少上廁所次數,嗓子發炎也不敢多喝水……如此高強度之下,兒科醫生病倒的情況也比較常見。不久前,揚州一家醫院“多名兒科醫生病倒”不得不張貼告示,請家長另擇他處看病,就是例證。

理性的認識是,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統計,中國14歲以下的兒童數量超過2億,兒科醫生的數量卻不足10萬,平均每千名兒童只有0.43名兒科醫生,僅為發達國家標準的1/3。幾年前,我國的兒科醫生缺口就超過20萬。更令人憂心的是,2010年至2014年我國兒科醫生總量并未增長,反而減少了約 0.3萬人。如果再把這樣的態勢放在“全面二孩”可能帶來的巨大就診需求中去看待,兒科醫生荒的破題之切,已是急在燃眉。

兒童處在生長期,比成人更柔弱。優質、專業的醫療資源理應向兒童群體傾斜,可為什么我國兒科醫生長期緊缺,局部甚至出現兒科醫生荒?根本原因在于重視不足。

在一些人固有觀念里,治療小孩感冒發燒咳嗽的兒科醫生算不上醫生中的“高精尖”;在醫療行業也流行著“金眼科/銀外科/馬馬虎虎婦產科/千萬別干小兒科”的順口溜;甚至在兒科醫生的培養上,教育部門也一度出現“輕視兒科”的傾向。1998年學科調整之后,兒科專業停止招生,切斷了兒科醫師的穩定來源,從根源上造成了今天兒科醫生短缺的局面。盡管2016年開始,教育部恢復了8所大學兒科專業的本科招生,但這種補缺口還需時日。而且,長期形成的輕視,依然慣性存在,需要努力糾正。

眼下,除了加大兒科醫生培養力度外,還需要引導醫療行業乃至整個社會根除把兒科視為“小兒科”的偏見。醫生是救死扶傷的特殊職業,所謂“學不貫今古,識不通天人,才不近仙者,心不近佛者,不可作醫誤世”。所有醫生都應該得到尊重,但兒科醫生應該得到更多一些的尊重。

兒科又被醫家稱做“啞科”,因為幼童不能言語,即使能言語亦往往詞不達意,治療不懂得配合,稍有不慎便會貽誤病情,所以一般都認為治小兒病最難、最累。與最難、最累相對應的應該是更合理的薪酬待遇、更高的社會認同。在這一點上,醫療機構也好,家長們也好,都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幼者無橫夭之苦,老者無哭子之悲”,這是中華“兒科鼻祖”、北宋名醫錢乙一生的追求。這又何嘗不是兒科醫生們的共同追求呢?專家在公開場合的痛心詰問是一個提醒,提醒政府進一步加大力度破解兒科醫生荒,也提醒公眾:不論多么心焦如焚,哪怕是扎針沒扎準,也要對廣大醫護人員特別是兒科醫生保持起碼的體諒和尊重,治小兒病不易,切莫把兒科視為“小兒科”。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兒科 醫生 家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