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安來順: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
“新的時代讓文化遺產工作具有了一個最突出的新特征,就是其在當代中國文化生態中的作用越來越活躍、功能越來越復合。”3月6日,文化藝術界別聯組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博物館協會秘書長安來順在主題發言中分享了對于文化遺產工作的思考。他同時建議,進一步發現和挖掘文化遺產資源的特殊價值,助力中華文化傳承創新與文化交流互鑒。
無論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物質文化、追求生活品質的健康文化、共同遵守的社會政治文化、追求精神愉悅的審美文化,都有一定的載體,其中重要組成部分是那些最直接、最真實也最直觀的文化遺產。它們不僅是遺跡、遺物或技藝本身,而且是所承載和呈現的意義和價值觀,這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因。
“不僅要告訴大家‘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還要啟發人們思考‘我們將向何處去’,建立對自身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卑瞾眄樚岢?從增強文化自信高度,統籌各方面的力量,系統化構建以文化遺產為載體的中華文化“基因庫”。
當下,我國正處在多種文化形態交織并行的時期,加之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口大規模流動、社會日趨老齡化等,不同人群之間出現文化分歧與隔閡的可能性加大。
安來順表示,要發揮文化遺產的“黏合劑”作用。諸如博物館這樣的文化遺產機構要更加接地氣、有溫度,通過陳列展覽、社會教育項目、社區介入活動等,彌合不同文化人群之間的隔閡,使其和睦相處。讓文化遺產機構從高高的“象牙塔”再多往下走一走,成為更加開放包容的社區“文化空間”。
“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中國的歷史博物館不僅是歷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也是當代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卑瞾眄樥J為,要著眼發現和挖掘文化遺產資源的當代價值,打破部門和學科壁壘,鼓勵跨部門、跨學科合作,讓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更多的靈感和激情,汲取新的文化創造力量,使之成為基于中華傳統進行新的文化創造的“助推器”。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文化遺產 文化 價值 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