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時時播報 時時播報
人大代表共話全域旅游:或將成鄉村振興重要助推器
(兩會綜述)人大代表共話全域旅游:或將成鄉村振興重要助推器
中新網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 劉鵬 周燕玲 袁超)游風情村寨,品特色美食,賞民俗風情是民族地區旅游的主要特色,如今隨著深度體驗游、休閑度假游等形式的興起,多業態、多形式、有深度的全域旅游在民族地區漸入佳境。全國兩會期間,不少來自民族地區的全國人大代表表示,當前的民族地區旅游業態更加多元,資源更加豐富,已成為能夠全面滿足游客體驗需求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民族地區旅游業的發展,也將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加快實施。
貴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個,其中有17個世居民族,民族風情濃郁,設有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個民族自治州,三個民族自治州是中國珠江、長江上游的生態屏障,由于歷史原因一度是貴州“欠發達、欠開發”的代表。近年來,三州依托自身的特色民族文化、民族村寨、鄉村田園、生態環境等優勢,完善基礎設施,不斷豐富旅游資源。
2018年的央視春晚上,作為分會場之一的貴州黔東南肇興侗寨的7分鐘民族文化演出,讓“黔東南”“侗寨”成為網絡熱搜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國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最多的民族自治州。全國人大代表、黔東南州州長羅強介紹,黔東南有309個傳統村落,每個村落都各具特色,人人都是歌手的小黃侗寨,中國唯一的配槍苗寨岜沙苗寨,雷山西江千戶苗寨、郎德苗寨等都是活態的民族文化資源,黔東南州將景區、景點和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和諧融合在一起,同時注重農旅互動,豐富旅游資源。
同時依托不斷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了“民族文化”“特色節慶”“傳統村落”等系列特色旅游產品。2017年,黔東南共接待游客7351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78億元。羅強表示,黔東南州還將按照國際化、全域化、特色化、標準化、民生化等方面不斷做好旅游產業的提升行動。
中國“天眼”落戶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強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讓黔南州乃至貴州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全國人大代表、黔南州州長吳勝華介紹,該州搶抓機遇,規劃建設“世界第一、中國唯一”的天文小鎮,打造一流的天文科學研究中心、學術交流高地、科學普及基地、體驗式旅游目的地。同時,強化旅游資源整合,在全州形成了以科普旅游、自然景觀游、民族文化游、田園休閑度假游為核心的精品旅游帶。2017年,黔南州旅游總收入實現862億元,比上年增長43%。
作為中國30個自治州中最年輕的自治州之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個“山的王國、水的世界”,該州山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96%,境內南、北盤干流長591公里,有著“千里碧水環九縣”“一條玉帶連五湖”的美麗畫面。全國人大代表、黔西南州州長楊永英介紹,該州依托山地優勢,整合山、水、峽谷等旅游資源,積極開展戶外運動,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到黔西南游山玩水、徒步、漂流、騎行,同時深挖原生態山地民族文化內涵,打造山地特色旅游目的地,2017年接待旅客人數、旅游總收入年均保持45%以上的增長速度。
不難看出,“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綜合目的地。”已成民族地區發展旅游、落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這一要求的共識。
談到未來民族地區旅游發展,代表們還建議,要把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作為旅游發展的第一前提,把民族文化的挖掘應用作為旅游發展的第一靈魂,把民族文化共享惠民作為旅游發展的第一追求。(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全域旅游 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