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兵馬俑出洋展覽,不能再“大撒把”了
這兩天,兵馬俑點燃了公眾情緒。
據報道,去年年底,來自陜西的兵馬俑在美國展出時被一男子掰斷一根拇指。目前,美國聯邦調查局已找回被盜拇指,涉案男子可能面臨最高10年刑期。
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相關人士在接受澎湃采訪時表示: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是在北美地區排名前十的科學類博物館,之前經考察,安防、技防、消防、上下水等都沒有問題,才同意出展的。
然而,“沒有問題”卻恰恰出了大問題,這也表明,在文物安全的問題上,容不得半點疏漏與大意。一般情況下“沒有問題”,也并不意味著就一定不會出問題。此番美國小伙在已經閉館的情況下,能夠輕松潛入,并直接接觸文物,不能不說,該博物館在安保上存在巨大漏洞。
該男子觸犯了美國的法律,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但是,作為將2000年的文物借出的中國文博機構,該想想怎么亡羊補牢。
盡管陜西方面一再強調,文物“裸展”是一種國際趨勢,但并不意味著降低文物的安保級別。即便對兵馬俑采用“裸展”方式,也應在安保人員、紅外設施、嚴格門禁等方面予以格外保護。
據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披露,2011年,德國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的“啟蒙的藝術”展覽,德方甚至在國博展廳內安裝了能在德國監控溫度和濕度的監控設備。如果有了這樣文物保護意識和措施,我們的兵馬俑恐怕就不會有“斷指”之痛了。
當然,文物一旦“走出去”,就必然面臨著諸多不測的風險。對此,也應理性看待,絕不能因噎廢食。既不能因為“走出去”有風險,就把文物藏于密室之中,永不見天日;也不能麻痹大意,甚至“大撒把”,將幾千年的珍貴文物置于危險的境地。
文物當然要“走出去”、“請進來”,這二者其實是一回事,惟有交流順暢,才能實現公眾與歷史、與文明的對話。
這次展覽出現了惡性事件,首先應該深刻檢討主觀上的原因,吸取教訓;其次,還要切實促進責任方細化安保措施,多一些未雨綢繆,多一些嚴密防范,多一些責任感。“一根拇指”不應該成為中國文物“走出去”的休止符,而意識、管理乃至措施上的粗疏大意,才是真正的深淵。
編輯:楊嵐
關鍵詞:文物 兵馬俑 展覽 博物館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