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2017政府工作“對賬單” 哪些是你最關心的?
全民奔小康與國家經濟的繁榮穩定休戚相關。你是否關注國家的GDP指標?你是否關注就業情況?春節將近,人民網記者對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大指標進行逐一“對賬”,快來一起看看這些百姓集中關注的話題。
1、 GDP增長6.9%
專家解讀:
蔡浩(恒豐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2017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簡稱GDP)總量突破80萬億元,實現6.9%的經濟增長,超預期完成經濟增長目標。在出口回暖、基建投資保持高位、消費平穩增長和企業盈利顯著好轉等因素的拉動下,實現2010年來全年經濟增速的首次回升。
從結構上來看,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繼續擴大至58.8%;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雖較去年有所下降,但仍處于58.8%的高位,表明消費仍是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盡管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但中國經濟表現出較強的韌性。
2、 CPI上漲1.6%
專家解讀:
楊光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
2017年,全年CPI同比走勢呈不對稱“V”型。1月份,因“春節錯月”影響,CPI同比上漲2.5%,為全年高點;2月份節日因素消退,迅速回落至0.8%,為全年低點;3月份后各月在0.9%-1.9%之間波動上漲。全年1.6%的平均漲幅,低于2016年,延續了2012年以來漲幅低于3%的態勢,屬溫和上漲。
從數據來看,非食品價格漲幅有所擴大。而食品價格下降則是2017年CPI漲幅回落的主要原因。2017年,食品價格下降1.4%,是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影響CPI下降約0.29個百分點。其中,豬肉、鮮菜和雞蛋三項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49個百分點,是食品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他食品價格漲跌互現,保持基本平穩。糧食、水產品、牛羊肉和鮮果等價格小幅上漲;食用油和禽肉等價格略有下降。
3、 M2同比增長8.2% 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同比增長12%
專家解讀:
熊園(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2017年M2同比增速創有統計以來最低至8.2%,主要原因是本輪金融強監管制約信用派生,壓制了資金在金融體系的空轉。按M2的派生渠道分解來看,也可發現2017年主要是依靠貸款帶動,債券、非銀等渠道的貢獻顯著下降。
2017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保持了12%左右的較高增速,表明實際融資需求仍然較強,但信托、委托和銀行承兌匯票等表外融資規模明顯收縮,顯現了強監管之下表外轉表內的“威力”。
4、 新增就業1351萬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
專家解讀:
葉青(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2017年就業形勢持續向好,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當中一個突出的亮點。其實,2017年前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已提前超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同時,過去一年,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創多年來的最低。
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中國經濟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長,這是就業得以不斷擴大的基礎性因素。
二是國家大力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央到地方也出臺了一系列解決就業、吸引人才的政策。
三是新興產業發展較快,共享經濟、數字經濟等新業態創造了大量崗位,吸納了大量就業。
5、 2017年營改增方面共減稅9186億元
專家解讀:
劉劍文(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
宏觀經濟步入新常態以后,我國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眼“穩增長、降成本、促改革”的制度目標,出臺了“一攬子”財政政策,推動了實體經濟從穩向好的發展。與單純加大政府投資和給予企業財政補貼相比,提供減稅降費的財政空間更能激發企業的活力,有利于更好的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總的來看,本年度推行的減費降稅舉措是卓有成效的。目前,我國減稅力度最大的“營改增”已累計減稅近2萬億元。今后的目標將是在加快增值稅改革的基礎上更精準、更有針對性地減稅。如中小微企業、科研企業、創新企業應成為減稅關注的重點。另一方面,不能把減稅降費看成是臨時性、應對性的舉措,而應該從制度層面考慮,給予法律和制度性的保障,在法治的框架下讓納稅人感受到更多近在身邊的實惠。
6、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7%
專家解讀:
戚凱(盤古智庫研究員、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
首先,2017年全國能耗削減超額完成任務,是一個尤其值得高興的事情。能源是有限的,也是昂貴的,這既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為子孫后代著想的問題。
其次,盡管中國的單位產值耗能水平在世界范圍內屬于中上等水平,但與歐美日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水平差距較大,提升的空間還有很多,因此中國應當一步步按照目標來,進一步削減單位產值耗能水平。
再次,削減單位產值耗能水平不僅是中國的自身發展問題,也與節能減排的國際義務密切相連。耗能水平越低,就意味著能源消耗越少,直接與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就越小。
7、 扎實有效去產能
專家解讀:
李佐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2017年的去產能任務比較高,因為在2015年、2016年的基礎之上,再進一步去產能,越往后難度是越大的。因此2017年去產能任務相對來說比較艱巨。 能夠在比較好的基礎之上,在進一步去產能的任務仍然比較重的情況下,2017年的去產能成果是來之不易、難能可貴的。2017年的去產能還有一個與以往不同的,就是去產能是在供求關系已經發生了新的變化的情況下進行的。2017年實現了CPI轉正情況下的去產能,在一個新的形勢下取得成效,這個是比以前難度更大的。2017年的去產能是跟環境的整治結合在一起的。
2017年我們對環境的督查力度是加大的。那么很多的去產能實際上是在嚴厲的環境管制、嚴厲的環保督查下進行的,很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業或項目有一些就關停、限產了。
8、 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專家解讀:
葉興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
經過前兩年的精準識別、精準扶持,加大扶貧資源投入,扶貧成效開始顯現,2017年延續了貧困人口數持續減少的發展趨勢。應該看到,剩下的3000多萬貧困人以殘疾人和老年人為主,集中在深度貧困地區。
打好今后三年的脫貧攻堅戰,特別是做好2018年的扶貧工作,要從注重大規模減少貧困人口數轉向注重提高脫貧質量、從注重開發式扶貧轉向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并舉。提高脫貧質量,核心是提高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改善貧困人口生產條件,使他們今后在沒有特別幫扶的情況下能夠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仝宗莉、李楠樺、朱江、蔣琪)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經濟 增長 專家 解讀 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