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讀書是一場精神的長跑

2018年01月22日 10:00 | 作者:趙強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哲人有言:“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每每讀到這句話,我都深有感觸。對于很多人而言,現代生活或許是平凡的,但平凡并不意味著接受平庸。讀書,恰恰是克服平庸的一種生活方式。因為,閱讀不僅給人以知識,更像一艘航船,帶領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從狹隘駛向開闊。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一邊感慨,讀書能給人帶來無窮的益處;一邊又抱怨,生活節奏太快,沒有時間讀書,或不知道該讀什么書。甚至,年初制定了讀書計劃,規定自己一年要讀多少本書,到年底,一盤點,書確實是買了,但大多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柜上。“讀書人為什么不讀書了?”這確實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QQ截圖20180122100125

想起了清代文學家袁枚的那篇《黃生借書說》。黃生來袁枚這里借書,袁枚不僅慨然答應,還告訴他:“書非借不能讀也。”為何如此說?原因就在于,很多人藏書很多,但往往以“有空再看”的心態,將其束之高閣;而借來的書,由于時刻擔心需要盡快還回去,反而會讓人珍惜寶貴的閱讀機會。袁枚并非借此鼓勵借書,而是勸勉人們不要因為條件不利而裹足不前,也不要因為條件優越而貪圖安逸。某種意義上,在讀書中擴展精神的疆域,需要有一種緊迫感。

對此,我有著切身的體會。小時候,正趕上十年浩劫。每每望著大門緊鎖的學校資料室,透過窗戶看到堆在地上、布滿灰塵的各種書籍,不免耿耿于懷,望書興嘆。無奈,只好四處詢問鄰居、親戚、同學、老師,看誰家有好書。雖然借書費力,還是成功地從鄰居那里借到了魯迅的雜文集《熱風》,從姑父那里借到了蘇聯的文學名著《海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緊迫的時間,讓我如饑似渴地啃讀這些著作,而它們也如同甘露浸潤著我的心田。

之后,我考入南開大學,從此進入了浩如煙海的知識海洋。作為書籍的“大本營”,學校的圖書館基本上成了我每天必去的場所。至今依然清晰地記得,讀《紅巖》這本書,在讀到渣滓洞的革命烈士,他們即使身陷囹圄,還不忘讀書,這樣一種精神,在帶給我感動的同時,也讓我多了一份堅定。每讀完一本,總會有幾分激動,在內心告訴自己,又攻下了一個知識堡壘,又獲得了一次知識的洗禮。正是因為這種緊迫感,四年下來,草草統計,居然讀了上千本書。而大學時的這段經歷,不僅讓讀書成了我的一個習慣,更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如今,雖然已工作多年,我依然保持著每個月去一兩次公共圖書館看書的習慣。一來,是因為那里的閱讀環境好;二來,也是因為書的品種多,特別是新書的比例大,在啃讀經典的同時,可以迅速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成果,通過閱讀,更新知識,克服“本領恐慌”。而新知識的獲得,也會給人帶來成就感等正面的反饋,激勵我們進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去汲取營養。可以說,正是因為這種“雙向互動”,激勵著我們在閱讀中,不斷擴展知識和精神的疆域。

讀書是一場精神的長跑,無論何時開始,都不會太晚。對每個人來說,如果你想不斷提升自己、拓展視野、啟迪智慧,不妨以熱情和時間擁抱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讀書 精神 長跑 閱讀 知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