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讓農民職業化推動農業現代化

——上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啟示 ?

2018年01月16日 09:53 | 作者:吳小龍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面朝黃土背朝天”一直是中國農民的寫照。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30多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和產業化水平有了長足發展,但不少農民依然在走“地平如鏡、埂平如線”精耕細作和靠化肥農藥提高產量的傳統種植老路。其結果是,我國農業生產投入大、生產成本高、市場競爭力弱、效益低、難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早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說到底,關鍵在人。要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前不久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農業政策要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這表明農業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在農業發展新時代,無論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扶貧攻堅需要新型職業農民,還是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都需要新型職業農民。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走向標準化、專業化

不久前,上海谷東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唐強榮,參加了上海市浦東農校舉辦2017年生產經營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最后一堂課”,并順利通過考試拿到了職業農民資格證。這標志著上海2017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落幕。

據筆者了解,上海市高素質新農民培育從2016年開始轉型升級,教學內容上,由一般的普及性培訓或簡單的“一事一訓”,轉向標準化、專業化、綜合化培養,采取“就地就近”和“農學結合”等靈活的方式,每年培養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三類職業農民4.8萬人。以其他地區不同的是,上海新農民培育對象除了現有務農農民,還包括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合作社帶頭人的后繼者,即“農二代”;教授方式上,由臨時機構短期輪訓轉向院校化、系統化、規模化教學培養,各郊區農委分別與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開放大學上海市郊區基層分校等院校簽訂合作協議,高校給予教育培訓資源、師資建設、人才培養、技術科研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并且由以往單項的培訓轉向制度化培育。為加快推進新型職業農民認定,至今上海已認定新型職業農民4693人,錄入信息庫進行全程跟蹤動態管理與考核評價。對已不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及程序予以退出,并不再享受相關扶持政策。對考核獲得職業農民資格證書的,可優先享受涉農優惠扶持政策、申報安排市扶持項目、享受先進科技推廣等各項配套服務、給予基礎設施建設配套支持,大大調動了廣大高素質新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早在2012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農業部、財政部等部門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5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強農新政策,加大了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投入。除了上海,其他一些省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也取得了明顯成效。比如農業大省河南,過去5年已累計培育各類新型職業農民31.68萬人。從全國來看,截至目前,全國新型職業農民規模超過1400萬人。

經過培訓的新型職業農民活躍在農業生產經營一線,正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先導力量,扶貧攻堅的突擊隊。譬如,吉林省雙遼市茂林鎮新發村普通農民盛立國,通過培訓學習成長為現代新型職業農民,他研發的“玉米高產種植方法”獲國家專利,在周邊50個鄉鎮應用,并輻射到黑龍江、內蒙古和遼寧等40個鄉鎮和農場,帶動當地近萬戶3萬多人脫貧致富。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依然存在不足

雖然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因為剛剛起步,與農業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未來我國將有4億~5億農民生活在農村,以現代農業及相關產業為生,如果以未來新農村建設需要1/3的農民轉為新型職業農民來計算,那么,即使到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數量達到2000萬,也遠遠不能滿足全國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而且目前,各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重視程度不足,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夠。至今,還有一些省份未就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定相應的指導性意見,也缺少具體舉措。盡管教育部和農業部2014年推出中等職業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方案,但因為不能納入助學和免學費政策范圍,此方案除少數省試點外,沒有得到全面實施;從各省情況看,目前全國一半以上的省級沒有投入專門的農民培訓經費。

二是標準化、專業化不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方式和內容難以滿足農民需求。比如教材教法不適應,針對性不強;職業農民證書缺乏政策支持,沒有吸引力;職業農民學歷教育通道不暢;以公益性教育培訓機構為主,與產業和市場對接不充分;高水平的師資缺乏,實訓及創業孵化基地、信息化手段等基礎條件薄弱,社會資源廣泛參與的機制不活,培育精準程度總體不高,等等。

三是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人員不穩。部分農產品供給過剩,價格持續走低,農業比較效益下降,農民持續增收壓力大,農村勞動力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留農、務農的內生動力總體不足,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發展面臨基礎不牢、人員不穩等問題。

從頂層設計上進一步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

為了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時不我待。筆者認為,首先應加強頂層設計。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要立足長遠,明確培育目標、任務、方向和內容,明確資金投入機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投入比例、如何引入民間培訓力量等,形成長效機制。

其二,加強規范化培訓。充分調研農民需求,根據市場導向,做好培訓供給側內容調整,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可借鑒上海新農民培育轉型升級的做法,通過院校化、正規化、系統化、專業化,培育高素質的新農民;要加快鄉村互聯網建設,加強培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質量。

其三,利用信息化平臺加強培訓。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信息技術創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手段和工具,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高效培訓模式。

此外,由于不少農民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政策和意義不夠了解,應在廣大農村大力進行發展現代農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建設美麗鄉村的輿論宣傳,使廣大農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至于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主動地從傳統農民向現代新農民轉變,從“要我培訓”向“我要培訓”轉變。

新農民,新農村,新希望。只要各界共同努力,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會結出豐碩成果,從而為現代農業發展建立一支具有活力的、可持續的生力軍。

(作者系安徽省第十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農民 職業 新型 培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