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長江經濟帶:重塑中國經濟脊梁

2018年01月08日 14:43 | 作者:張焱 訾謙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從長江的角度看舟山,舟山是一個末梢,但從海洋的角度看舟山,舟山是一個起點。

它既連接著大陸與海洋,又是長江黃金水道與南北海運大通道的T型交匯點,也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交叉點。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赴浙江調研,首站便選了舟山,而他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更是13次踏足此地,對舟山的未來、浙江的未來,甚至整個中國海洋經濟的未來做出規劃與期許。

135916189_14821266882171n

網絡圖

從這座背靠大海,面向大江的城市開始向上游回溯,特色各異的沿江城市群共同構成了高質量的發展敘事。

協同

讓我們聚焦舟山港邊的一艘船。

長154米、寬24米,吃水9.1米、載重量2.2萬噸,藍體紅底,這艘叫作江海直達1號、正在進行最后安裝調試的大船看起來平淡無奇,卻因為既能通江又能達海而注定寫入中國造船史。

這是繼江船、海船標準后,按照第三套江海直達標準建造設計的船舶。“我們都知道自己正在干的事將創造中國之最。”舟山增洲造船廠江海直達1號輪機技術員張凱源自豪地說。

過去萬噸以上的船舶船體因為桅桿過高,一到南京長江大橋就只能望橋興嘆,而未來,江海直達1號將從舟山出發,穿過南京長江大橋,沿著長江水道一路到達馬鞍山等長江沿線港口城市,一路無須減載裝卸。

船體中暗藏著玄機:“最大的不同在于可倒式雷達桅。通過油缸的液壓,在過大橋的時候放倒,過了大橋油缸裝置再自動把雷達桅頂起來。”江海直達1號檢驗經理蔣建平這樣描述。

在人們印象中,一艘艘拖著一長隊的平板船的拖輪行駛在長江之上,一節又一節,冒著黑煙,揚著粉塵。從海上運來的貨物便是通過這樣的駁船一次次轉載到目的地。而江海直達1號投入使用后,這樣的場景將一去不復返。舟山市港航管理局江海直達船舶工作組組長俞展偉表示,江海聯運實現后,將緩解長江水上交通擁堵,變三程運輸為二程運輸,減少煤炭等大宗散貨在沿岸裝卸中的逸塵現象,成就一條綠色聯運的長江。

中歐班列也值得一再書寫。2017年12月28日,伴隨著汽笛聲響起,全國第一班啟動鐵水多式聯運的中歐班列——東風120338號列車從重慶果園港緩緩駛出站臺,開往11000公里外的德國杜伊斯堡。“果園港的投入使用,真正實現了中歐國際鐵路通道與長江黃金水道之間的無縫銜接,將使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更上一層樓。”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副總經理黃繼感嘆道。

此前,渝新歐班列是從重慶團結村鐵路始發站出發開往歐洲的。而從重慶保稅區果園港距離團結村尚有近40公里的距離。這意味著通過長江逆流而上的貨物想要搭上渝新歐班列這班快車,必須增加每標箱1000元的汽車轉運費用。“不僅增加了金錢成本,而且時間上還要多耽誤一天來卸貨、編組,甚至散貨拼箱。”黃繼說。

長江航運局副局長聞新祥也用數據印證江鐵聯運的便利性:“成本可以比公水聯運下降20%~30%,江鐵聯運比例每提高1%,區域整體交通運輸效率可提高10%。”

正是江海、江鐵聯運,甚至未來基于長江更多方式的聯運,將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連成線、串成行,成為協同發展的“共同體”,構筑起中國經濟地理的橫軸;也正是江海、江鐵聯運,使絲綢之路和長江黃金水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互聯互通。

創新

目光轉移到長江沿線的另一座城市,安徽合肥。

“請打開窗簾。”隨著講解員隔著3米距離發出指令,窗簾緩緩打開。當大家還在為語音控制智能家居而驚嘆的時候,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友國卻揮揮手說道:“這不算什么,我們已經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研發更先進的腦電波控制家居。”

這意味著不用聲音,只要用意念就可以操控家居設備。在2017年11月訊飛年度發布會上,中科院院士張旭現場驗證了這項“黑科技”。當張旭隨機抽出“打開空調”的指令之后,一位穿戴頭盔和特制外套的演示者對著墻壁全神貫注地思考了一會兒,大屏幕顯示家居語音后臺接收到了腦電波指令,隨即完成了相應的操控步驟,空調打開。

而在2017年早些時候,訊飛研發的機器人“智醫助手”以456分的成績輕松越過360分的分數線,通過了2017年國家臨床執業醫生資格筆試評測,在安徽兩萬多名考生中排名前100位。

依靠自主創新,科大訊飛從一個在校大學生創業企業,發展成為人工智能核心技術領先全球的高科技企業;同樣依靠自主創新,合肥從一個家底薄弱、默默無聞的中部城市陡然發展加速,成為長江經濟帶耀眼的創新高地。

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超導核聚變中心、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合肥中心、聯合微電子中心、離子醫學中心,依托中國科學院、中國科技大學,合肥有了數個世界第一;打通產學研,這個總書記口中的“創新的天地”塑造了更多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

創新正在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凝聚新的動能,現代產業走廊雛形初具——四川、貴州等上游省份的電子信息、大數據和智能制造產業后發趕超;兩湖、江西等中游城市群加速布局光纖光纜、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領域;長三角地區,以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為代表的高精尖產業取得重大成果。

升級

長江機械有限公司的廠房里,工人李巖正拿著專業的檢測設備,對手中的主轉轂內緣直徑進行抽檢。“標準是在52.98毫米到53.01毫米之間,如果超出這個范圍就不合格。”他抬頭看了一眼貼在工作臺正前方的作業指導書,精確到0.01毫米的數值被清楚地記錄在上面。

李巖手里的這些零件,是汽車傳動系統的關鍵零部件,主要為大眾、本田等汽車品牌服務。近年來,隨著一些全自動化設備的進入,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成本也將進一步得到控制。“以前每臺機器都需要一個人來守,現在一個人可以看3到4臺機器。”長江機械廠副總張誠說。

瀘州市發改委副主任張毅賢介紹,長江機械有限公司是瀘州實施“退城入園”后,進入機械裝備產業園的50多家機電企業之一,通過政府的要素保障和政策扶持,產能已經從2014年的2000多萬元提升至2017年的近5億元,同類產品市場占有率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2016年3月,國家發改委與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長江經濟帶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方案》,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促進長江經濟帶提質增效和綠色發展。就在同一年,瀘州高新區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范開發區,承擔著瀘州產業升級的發展重任,其中入駐機械裝備產業園的長江機械有限公司,正是長江經濟帶制造業由“制造”向“智造”轉型升級的代表。

坐擁鄰江的便利條件,長江沿線和周邊地區在幾十年的發展中布局了很多化工、鋼鐵、石化、建材等企業,僅以化工企業為例,長江沿岸及周邊地區就超過40萬家,產量占全國的46%。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新發展理念下,推動傳統產業整合升級,依托產業基礎和龍頭企業,整合各類開發區、產業園,引導生產要素向更具競爭力的地區聚集成為當務之急。

這就像一種提醒:長江經濟帶要下一盤大棋,下游地區需要積極引導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上游轉移,打破地域觀念和各自為營的理念,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產業合作模式,共同開拓市場和發展空間,真正實現協同、創新、升級,重塑中國經濟脊梁。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長江 經濟 產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