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軍隊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傳遞友誼 捍衛和平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特稿:傳遞友誼 捍衛和平
新華社記者李雪笛
“計利當計天下利”,中國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軍隊正以越來越開放、自信和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貢獻中國力量,發揮中國作用。
善行義舉彰顯中國愛心
2017年10月19日,安哥拉首都羅安達的碧空下,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跟隨安方海軍艦艇引導緩緩進港,潔白艦身上的紅色十字格外耀眼。
這是和平方舟的首次安哥拉之行,中國軍醫為民眾義診的消息早已通過媒體傳遍千家萬戶,每天前來求診的患者都在碼頭排起長達百米的隊伍。
“你們不僅治好了我的病痛,還給了我新的未來。”在船上接受了腫瘤切除手術的大學生伊莎貝爾恢復良好,躺在病床上的她見到主治大夫來查房,連忙表達自己由衷的感謝。
在過去的5年里,和平方舟醫院船走遍了亞、非、拉近30個國家,為超過12萬人次不同國籍和不同種族的病人提供診療服務,實施手術上千例,參觀過“和平方舟”的外國政要更是不勝枚舉。
而作為一名在聯合國和非洲聯盟駐達爾富爾聯合特派團工作了10年的機械師,從中蘇友誼小學到友誼橋,再到尼亞拉國際機場的升級改造,奧賽德見證了自2007年以來,中國維和軍人來到蘇丹后的汗水與成就。“中國人民一直是蘇丹人民的好朋友。”他說。
奧賽德說,在去年洪水肆虐的季節,中國維和工兵用15天的時間搶修起一座大壩,為一個叫甘地的部落擋住洶涌的洪水。從此,這里就被當地人改稱為“中國村”。
不僅僅是在蘇丹,在南蘇丹、在馬里、在剛果(金),“中國藍盔”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人,因為他們在完成聯合國維和任務之余,無不盡己所能地為當地民眾排憂解難。在任務區,常有人主動向中國軍人問候:“中國,好!”
忠貞不渝踐行和平使命
地中海畔,黎巴嫩與以色列臨時邊界蜿蜒曲折,長約121公里的“藍線”附近,上千個雷場里埋有黎以戰爭遺留的數十萬枚地雷。
多年日曬雨淋,這些地雷極不穩定,隨時可能爆炸。在這片危機四伏的土地上,中國赴黎巴嫩維和部隊以精湛的技能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為當地民眾掃除雷患,開辟生命通道。
2006年以來,中國軍人在黎巴嫩累計排除上萬枚地雷和未爆彈,創造了掃雷“數量最多、速度最快”和“零傷亡、零事故”的優異成績。
與中國官兵共事了兩年多的聯合國雇員西山姆說,他曾經和別國維和士兵一樣,總是好奇中國軍人有什么掃雷“秘訣”,經過近距離的觀察和接觸,他才明白,能創造掃雷奇跡完全是因為中國人“更努力、更敬業”。
在世界和平需要維護的時刻,中國軍人從未缺席。截至目前,中國已經累計派出維和軍事人員3.6萬余人次,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最大出兵國,也是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
2008年12月,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首次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8年多來,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先后解救、接護和救助遇險中外船舶60余艘,查證驅離疑似海盜船只約3000艘,幾乎每天都要處置突發情況。
中國軍人不僅被各國商船譽為“值得信賴的保護傘”,也贏得了外國海軍同行的尊重。丹麥海軍“阿布沙龍”號支援艦曾主動與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聯絡,請求向中國海軍當面致敬。
應對挑戰勇擔大國責任
今年8月1日,中國駐吉布提保障基地部隊正式進駐營區,伴隨著雄壯的國歌,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這是我國首個海外保障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利于中國軍人更好地履行在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護航以及開展人道主義救援等國際義務,也有利于帶動吉經濟社會發展,有利于中方為地區和平與穩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9月,中國宣布完成8000人規模維和待命部隊在聯合國的注冊工作。涵蓋陸、海、空以及醫療等聯合國維和任務急需的10個種類專業力量,可根據聯合國派兵邀請轉換成維和任務部隊出國執行任務,60天內完成快速部署。
當今世界,恐怖主義、網絡犯罪、跨國有組織犯罪、新型犯罪等全球性安全問題愈加突出,安全領域威脅層出不窮,人類面臨著許多共同挑戰。中國軍隊積極開展國際軍事交流合作,共同應對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貢獻力量。
聯合國副秘書長、裁軍事務高級代表中滿泉說,中國近些年在維和方面的貢獻有目共睹,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聯合國的共同安全的和平理念高度契合,給充滿不確定的世界指明了方向。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中國軍隊 國際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