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跟班式”科研找不到礦

2017年11月13日 09:41 | 作者:趙永新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前不久發布的中國科技論文最新統計結果,讓人既喜且憂。

喜的是,2007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國際論文不僅總量繼續穩居全球第二,而且總被引用數達到1935萬次,超過英、德升至世界第二位,提前完成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確立的“國際科技論文被引次數達到世界第二”的目標。

憂的是,過去10年,我國國際科技論文平均每篇被引用數只有9.4次,沒有達到“篇均被引用次數11.8”的世界平均水平。

作為展現研發成果的重要載體,科技論文特別是國際科技論文的多寡優劣,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從公布的統計數據看,我國的創新能力確實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態勢。就拿最能體現研究水平的高被引論文來說,從2007年1月到2017年10月,我國高被引論文為20131篇,占世界份額為14.7%,數量比2016年統計時增加了18.7%,世界排名保持第三。

有道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與科技強國相比,往往更能看出其中的門道。還以高被引論文為例,排名第一的美國,同期高被引論文數為69976篇,是我們的三倍多;英國的研發投入和科技人員都比我們少很多,但其高被引論文數達25880篇,比我們多出近6000篇。

國際科技論文的整體情況,大體反映了我國的科研現狀:盡管近些年呈現量、質齊升的可喜態勢,但依然是質量和數量不相匹配,原創能力不足、重大原創成果不多、核心關鍵技術依賴進口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因此,無論是從自身發展的需求還是所承擔的使命看,科技創新都要盡快從跟隨式的“挖礦”轉到原創式的“找礦”。只有這樣,我國才能盡快告別“跟班式”科研,實現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的轉變。

“挖礦”與“找礦”一字之差,其價值卻有天壤之別:前者只能拾人牙慧、挖別人剩下的貧礦,后者不但掌握優先采礦權,還能專挑含金量高的富礦。當然,從難度上看,兩者也截然不同:“找礦”者需要極大的勇氣,不僅要經歷千難萬險,還要經受敗多勝少的考驗。

從“挖礦”轉為“找礦”,首先需要“礦工”志存高遠、追求卓越,既要有敢為人先、獨辟蹊徑的勇氣,更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和“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否則,就只能跟在別人后面撿漏兒。

從“挖礦”轉為“找礦”,還需要改革現有的科技評價制度。科技評價制度如同高考“指揮棒”,有什么樣的評價標準,就有什么樣的研發取向。目前我國的科技評價還普遍存在“論文數數”的現象:不管是晉升職稱還是發年終獎,不管是課題評審還是引進人才,都離不開“數數”:要么數發表的論文數量,要么數論文發表期刊的影響因子,要么數論文發表后的被引用次數。這種評價制度不利于真正提升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不少科技界人士對此詬病已久,亟待進一步深化改革。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科技 論文 科研 跟班式 創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