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拷問網購安全:“老騙術”猶在 新風險又來

2017年11月02日 18:43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題:拷問網購安全:“老騙術”猶在 新風險又來

新華社記者安蓓

個人信息被泄露、惡意刷單、虛假交易……人們熟知的網絡欺詐風險尚未清除,跨境消費額度“被透支”、社交電商“信任危機”、七天無理由退貨“難落地”……新型網購風險已進入公眾視野。

雙11前夕,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相關報告,對電商領域存在的信用風險做出預警。

客服來電,微商賣貨,新風險開始露頭

今年9月,江蘇省江陰市民董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淘寶客服的陌生電話,聲稱她此前購買的衣服有質量問題,承諾雙重賠償。董女士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輸入銀行卡號等關鍵信息,15900多元立即進了騙子口袋。

根據國家發改委下屬機構牽頭編制的《電子商務領域信用風險“雙十一”預警報告》,網購“連環陷阱”已成為消費者面臨的新型風險之一。不法分子通過購買個人信息,冒充電商、物流、銀行客服等人員實施“連環”詐騙,令消費者防不勝防。根據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的數據,今年7月至8月,上海市接報網絡電信詐騙案件中超兩成為網絡購物電話類,占比最高。

不僅是電話詐騙,隨著網購滲透率不斷提升,一些新型網購風險也開始露頭:

跨境消費額度“被透支”。有消費者在跨境購時發現,名下多筆交易記錄并非本人購買,也未收到過相關商品,其身份信息可能被冒用來擴大額度,賺取稅收優惠。

社交電商“信任危機”。朋友圈購物、微商購物已成為網購主渠道之一,其顯著特點是熟人消費。報告提醒,部分投機分子以次充好,暴利定價,通過各級微商和個人,將三無產品賣給消費者,并有可能異化為傳銷活動。

代購“證偽困局”。部分“海淘”在賣出假冒商品時,聲稱支持正品專柜驗貨。若顧客驗貨后發現是假冒的,則要求出示專柜出具的假貨證明,才能獲得退貨賠償。但專賣店或專柜一般不會出具相關證明。

七天無理由退貨“難落地”。今年3月《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正式施行。但一些電商在實際銷售中,針對不宜退貨的具體商品沒有告知;一些電商限制消費者退貨方式,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老騙術”仍在,“親”們不堪其擾

網購“新風險”需要警惕,一些“老騙術”也仍在困擾著消費者。

商品促銷假象。有的商家“先抬價后打折”,有的在長期“特賣”的老款上標注“熱銷”……各種暗含“水分”的打折促銷,在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同時,極易引發對電商的信任危機。

用戶體驗“代寫”。一些商家專門雇人假冒用戶撰寫消費體驗,不僅對消費者產生誤導,也涉嫌消費欺詐。

線上線下雙重標準。個別商家線上商品質量低于線下同款商品質量。

售后服務難以兌現。一些家電產品在保修期遇到質量問題要求退換貨時,商家要求消費者到線下指定售后網點出具報告,而有些城市并沒有售后網點,消費者很難自行檢測,進行證據留存。

專家分析認為,政府部門針對雙11可能出現的各類信用風險提前預警,能夠推動社會各方采取防范措施,建立完善電子商務信用風險防范體系。

筑牢網購安全大壩,電商企業責無旁貸

10月31日,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信用中國”網站公布首批“電子商務領域嚴重失信企業黑名單”,共涉及500家企業。據了解,這些企業主要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和工商吊銷企業名單中篩選,經營范圍集中在電商領域。

公布失信“黑名單”,是防范和打擊網購欺詐的舉措之一。國家發改委今年1月發布《關于全面加強電子商務領域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將構建全鏈條電子商務信用體系。

國家發改委財金司副司長陳洪宛說,將充分利用雙11推動電商領域誠信建設,包括開展電子商務領域嚴重失信問題專項治理;組織第三方機構對雙11期間各主要電商平臺相關承諾兌現情況進行數據跟蹤與測試分析,并對外發布;委托信用服務機構在產品質量、銷售服務、價格、物流等環節開展信用監測,完善電商領域信用記錄。

規范網購市場秩序,還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監管。正在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上,電子商務法草案第二次提交審議。

業內人士建議,加強電子商務領域監管,要突破地區局限和傳統管理方法,探索稅收監管、質量監管、打假監管與電商平臺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充分調動政府、企業、社會各方面力量,構建共治格局。

筑牢網購安全大壩,電商企業責無旁貸。去年10月,阿里巴巴、京東等8家互聯網企業成立“反炒信”聯盟,共享信用信息,聯手打擊刷單炒信行為。截至目前,已在“信用中國”網站公示五批“炒信”黑名單,近期又有7家互聯網企業加入聯盟。(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網購 風險 電商 消費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