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童世駿:為更好的教育交出合格答卷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在實現“大眾化”目標以后不久就迅速逼近“普及化”門檻,中國人民期盼的“更好的教育”中當然包含著“更好的高等教育”;作為一所以教師教育和教育研究為優勢特色的研究型大學,華東師大既要為“更好的基礎教育”培養合格師資,也要為“更好的高等教育”交出合格答卷。
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前提是對我們的教育對象有更深入的認識。大學生雖已成年,但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孩子,我們要對作為成年孩子的大學生的身心成長負責。大學生既要完成學習任務,也開始承擔公民角色,我們要尊重其人格尊嚴。大學生在學校既接受教育,又接受服務,我們要確保作為服務對象的大學生的合法權益。說到底,今天在校園里學習成長著的大學生,走出校門以后將承擔建設國家服務人類的光榮任務。因此,華東師大尤其要培育大學生對己對人的責任能力。
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必須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成績是舉世矚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擁有“教育自信”,甚至“高教自信”。但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既要看到成績和機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難和挑戰。同時,也使我們更加自覺地把高校的內涵建設和特色建設,作為扎根中國大地辦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任務。
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關鍵是有一支讓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以及與教師水平相匹配的管理和服務力量。在這方面,我們要充分發揮師范大學的人才培養優勢,把“求實創造、為人師表”作為全體教職員工的規范要求。我們還要進一步把這種人才培養優勢轉變為教師隊伍建設優勢,讓“教學相長”的道理不僅適用于知識領域,而且體現在思政教育領域。這些年來,我們把思政課程教育和課程思政教育結合起來,把以專業院系為主體的第一課堂教育和以住宿制書院為主體的第二課堂教育結合起來,把校園內外、網絡上下的豐富多樣的教育形式結合起來。我們的實踐表明,老師們在指導學生的時候,不僅對“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君子之樂”有更深體會,而且對“智慧的創獲、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會的發展”的事業成就有更多感受。
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還需要對人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進行恰當引導。我們既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重要的國情”,又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可以說,這個雙重任務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恰當合理引導人民的教育需求,包括合理引導人民的高等教育需求。現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但正像在其他許多領域一樣,高等教育領域的供給壓力越來越不是數量上的,而是質量上的、結構上的。我們的“制度自信”的一大表現,是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可以更有力量來承擔“化民成俗”的任務,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人民,并且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導教育需求,來理解什么樣的教育才是讓人“滿意”的。
(作者:童世駿,系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習近平 十九大 教育 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