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非遺“活”起來 公眾要參與
第二屆長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日前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辦,來自長江流域15個省市的500余項非遺、1000多位傳承人以及2萬余件非遺展品集中免費向公眾開放展出。
據悉,此次非遺文化大展的顯著特點是公眾參與性強,體驗活動豐富多彩。展會開設“非遺課堂”,邀請百余名非遺傳承人登場講解和演示非遺技藝,包括織繡、剪紙、漆藝、泥塑、面塑、大紅袍制作技藝、茅臺酒釀制技藝等上百個非遺項目,傳承人還手把手向觀眾傳授非遺制作技巧,現場參與者在傳承人幫助下完成的非遺作品可免費帶走。通過這種互動及體驗,觀眾感受到傳統非遺的魅力,增強了對非遺文化的認識與喜愛。
中國非遺資源十分豐富,非遺文化博大精深。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的項目達39項,成為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被各地認定的非遺項目多達數千項。非遺是老祖宗留下的彌足珍貴的財富,失而不可復得。讓非遺千秋萬代傳下去,關鍵靠保護與傳承,這既需要懂遺產、懂技藝的專家及傳承人作出艱辛努力,更離不開廣大公眾的積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來源于民間,根植于中華沃土,扎根于人民群眾心田,需要在生活中滋養和發揚光大。非遺融入生活就是要讓文化遺產走進尋常百姓家,促進和提升公眾的文化及生活品位。同樣,廣大公眾也需要走近非遺、接觸非遺,感受非遺的精彩與輝煌,從而增進中華文化的自豪感,非遺展示活動恰恰成為這種雙向接觸的契機。
非遺具有傳承、弘揚傳統文化、開啟智力、啟迪未來的多種功能與價值,因此不能藏在“深宮”,需要動起來、活起來,“動”與“活”的非遺才有生機與活力,而公眾參與是遺產“活”起來的動力與源泉,這既能增加公眾對文化遺產的了解,弘揚傳統文化,又能增強公眾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與自覺性。
我國公眾保護非遺的意識這些年有了明顯提高,但要看到文化遺產具有專業性、知識性強的特點,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總體上還比較膚淺,需要借助各種展示及觀摩加深對非遺及保護知識的了解與掌握。政府機構通過舉辦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非遺展示活動,拉近文化遺產與公眾的距離,使高深的文化遺產變成大眾文化,無疑是公眾走近非遺的便捷渠道。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非遺 公眾 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