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國慶大花籃總設計師:方案成型歷時5月 近百人參與
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總設計師藍海浪:
“金玉滿堂”大花籃方案成型歷時5月
總設計師藍海浪表示,花籃里的玉蘭和海棠寓意“金玉滿堂”,繁花碩果體現輝煌成就
“9月25日,清晨第一縷陽光升起,天安門廣場上高17米的“祝福祖國”大花果籃亮相。
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設置,正式名稱為“國慶68周年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花卉布置”工程,由北京市園林古建筑設計研究院主持設計。花壇總設計師、高級工程師藍海浪,已經參與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設計20年。
藍海浪昨日告訴新京報記者,天安門廣場國慶期間擺放花卉,從1984年至今已經是第34個年頭。今年從立項到最終確定方案,前后歷時5個月,共有近百人參與。
廣場大花籃內大量運用玉蘭和海棠,寓意“金玉滿堂”,這是今年的設計亮點。
“至少拿出了七八十份方案”
新京報:天安門花壇的設計方案,經過了怎樣的創作過程?
藍海浪:其實創作的過程非常復雜,并不是某一個人出了方案,最終就能定下來。前前后后,我們至少拿出了七八十份方案,通過無數次的修改、合并、取舍、推翻、重做最終成型。這一過程,就好像建造一座“金字塔”。
新京報:有多少人參與設計中?
藍海浪:核心團隊不到十個人,除此之外,還有我們單位,北京市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的三四十位專家參與設計。
設計過程還介入了園藝師、水電、結構、花卉、甚至育苗等各領域的專家和頂尖學者,方案出爐后,又經歷了層層匯報審批和多次再修改,最終才于9月初確定下來。前前后后,約有近百人參與了其中。所以我們最初的方案,和大家現在看到的方案相差非常大。
新京報:從設計方案到最終花壇成型,需要經過什么樣的程序?
藍海浪:最初接受任務,是在今年4月份,到最終方案成型,可以進入執行,前后歷時5個月。其實剛開始,沒有很明確方案的主題,當然,大方向是很明晰的,“祝福祖國”和“喜迎十九大”都是關鍵詞。
在經過相關部門和專家反復論證、討論后,確定主題,依據主題選擇需要體現的元素,包括圖案和主題色,這一塊又需要考慮到季節和氣候。
新京報:在具體花卉的選擇上,會有特別的考慮?
藍海浪:其實做花壇設計,本身就要求設計師對花卉種類很了解。比如國慶期間,天安門廣場使用的花卉,主題色肯定是以紅黃為主,因為比較喜慶,也符合傳統文化。配色上,就是國旗紅和五角星黃,這就要求設計師用最鮮艷的花卉來體現國慶的節日氣氛。
但是僅有這些還不夠,還需要考慮花期。比如在夏天,如果需要體現紅色,我們一般選用四季海棠,但是到了秋天,就要以一品紅為主。
新京報:這些進入天安門廣場的花卉,來自哪里?
藍海浪:來自北京周邊的苗圃,會根據方案需要提前生產,萬一不夠的話,也會從周邊地區進行補充,前提是保證質量和數量。
進入天安門廣場,對于花卉來說要求比較高,比如要求花期長,顏色要鮮艷,出型要比較健壯,能夠抗病蟲害。北京秋天的風大,室外的景觀花卉還要能夠抗風。
“最難的是確定體現主題的造型”
新京報:今年的花壇相較往年,有什么改變?
藍海浪:今年的花壇更加突出了主題,風格上,較去年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在夜景燈光方面做了改善,提升了可觀賞性。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如何將國家層面取得的輝煌成就,和老百姓的生活改善體現出來,其實是一大難題。但是最終,都通過花壇的不同造型進行了展現。因此,我認為今年的花壇,主題更加突出“政治性、首都性、人民性”;形式上更加突出“時代性、特色性、節日性”。
新京報:這些具體是如何體現的?
藍海浪:國慶大花籃中,大量運用玉蘭和海棠,寓意“金玉滿堂”,這是今年的設計亮點。十余處處國慶花壇,用繁花碩果體現輝煌成就,可以說是更大意義上的金玉滿堂。
大花籃內還擺放了石榴、柿子、蘋果等仿真果實。石榴在中國民俗文化中,被視為吉祥果,喻為團圓、團結、喜慶、紅火、繁榮、昌盛、和睦。柿子形狀豐厚圓碩,形如如意,寓意事事如意,蘋果就是平平安安的意思。
這些寓意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各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新京報:作為設計師,哪些方面的工作會比較耗費精力?
藍海浪:確定能夠體現主題的造型,這塊比較難。比如今年的國慶花卉,長安街兩邊各自設置了七個花壇,東單西單路口也各有四個。怎么通過這些花壇,來體現主題。將比較抽象的主題,以具象的手法落地,用園藝的方式展示出來,這是難度最大的。
舉個例子,我們要通過花卉造型的設計,體現“長江經濟帶”這個概念,那么哪些元素能夠體現“黃金水道”的特征?最終,造型上選擇了雪山、三峽大壩、黃鶴樓、東方明珠等,上中下游各自選取了一些標志物。
新京報:天安門廣場的花卉布置思路,這些年有變化嗎?
藍海浪:天安門廣場地區的花卉布置,最初是在1984年。1986年,廣場上首次擺放了立體花壇,不僅為節日期間營造了喜慶祥和的氛圍;同時也通過花壇布置,宣傳了黨和國家的發展戰略和建設成就。
廣場擺花布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分為三個階段的演變,我經歷了花壇布局的整體變遷。
新京報:三個階段分別是什么?
藍海浪:第一階段,是1986年到1999年的“五餅式”,即在廣場中心布置點綴作用的噴泉花壇,以平面為主,而在廣場四角是四組立體花壇,游人可以分散到四個角進行觀賞;
2000年,天安門廣場東西兩側建立了兩條綠地,改變了往年的“一大四小”傳統布局,在中心花壇兩側鋪設“畫卷”,被稱為“畫卷式”;第三階段是2011年至今的“花籃式”,廣場中心布置“祝福祖國”巨型花籃,兩側綠地布置花柱、花球。
“市民愿意在花壇前照相就是成功”
新京報:什么時候開始參與天安門廣場的花壇設計?
藍海浪:我今年43歲,與天安門廣場的花壇結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1997年,我從北京林業大學畢業后,因一次偶然的機會,隨著導師接觸了天安門廣場的花壇設計,從此就對立體花壇事業很迷戀,一直到今天。
新京報:這種迷戀從何而來?
藍海浪:我出生在廣西,家里有一個小院,種滿了花花草草,從小就對園藝很感興趣。七歲的時候,我在家里建了一個小花園,開始嘗試一些小的園藝設計。初中之后,就已經立志要從事園藝設計工作。
但是在當時,身邊的人還沒有“園藝設計”的概念,國內也少有人了解這一領域。后來我發現,北京林業大學有這個專業,而且我的分數足夠報考,于是就開始走上了專業學習的道路。
新京報:對你來說,園藝設計意味著什么?
藍海浪:在我心目中,設計立體花壇就像變魔術一樣,又像是在節日送給喜歡的人一件精美的禮物,帶來的是驚喜和快樂。所以,廣場花壇就是我送給北京這座城市的禮物。
新京報:對于設計師來說,怎么樣的方案算是成功?
藍海浪:天安門國慶花壇的設計,就像是春晚一樣,每年都會有,大家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如果說我有什么心愿的話,就是希望明年的設計方案,能夠比今年更好。市民愿意站在我設計的花壇前面照相,能夠在看了花壇后,高高興興地過節,這就是一種成功。
新京報記者 王煜
編輯:秦云
關鍵詞:國慶大花籃 藍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