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臺灣產科專家的大陸執業體驗
近日,陜西榆林一位產婦在分娩過程中跳樓身亡的事件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鎮痛支持、人文關懷應該如何實踐,大陸分配尚不夠平均的醫療資源如何給產婦更強大的支持,臺灣在孕產方面又有哪些經驗值得大陸借鑒?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專訪了臺灣寶島婦產醫院院長姜禮盟。
北京寶島婦產醫院是首家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簽署背景下,由兩岸合作組建的婦產醫院和專業輔助生殖(試管嬰兒)醫院,作為在臺灣、美國都有豐富執業經驗的臺灣婦產科專家,姜禮盟來大陸執業也有些年頭了。在他看來,兩岸婦產科最大的區別在于,臺灣雖然也有產科規范、指南或常規作為醫師照顧孕產婦的參考,但給醫師較大的彈性判斷空間。“換句話說,醫師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大陸由于人口眾多、幅員廣闊,城鄉差距較大,主管機關不得不更嚴格地要求醫師按照規范作業。”姜禮盟說。
姜禮盟表示,目前,大陸不少媒體都關注到了麻醉師不足導致產婦無法使用分娩鎮痛的情況,而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硬膜外麻醉、腰硬聯合麻醉之外,其實還有不少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產婦在分娩時難忍的疼痛。例如在第一產程肌注杜冷丁,也是可選擇的鎮痛方式。雖然鎮痛效果不如硬膜外麻醉,為了防止新生兒呼吸抑制只能在第一產程使用,但也可以成為“沒有辦法提供硬膜外分娩鎮痛時的一種替代方案。”
“藥物之外,還有不少非藥物的方法。例如拉梅茲呼吸鎮痛法、導樂分娩支持鎮痛、針灸鎮痛、經皮電刺激TENS鎮痛、球操伸展鎮痛、冷熱敷鎮痛、溫水浴鎮痛(水中分娩)、指壓按摩鎮痛、音樂鎮痛、芳療鎮痛、繪畫鎮痛、心理鎮痛、催眠鎮痛等。”姜禮盟說,在臺灣,有經過專業培訓的導樂師可以陪同產婦分娩,為產婦提供這些非藥物的鎮痛方式。而產婦則可以自行依需付費雇傭。
“導樂師”,這是在大陸尚未普及的一個職業,其主要職責就是幫助產婦完成自然分娩,為產婦提供身心支持,緩解產痛。在包括寶島婦產醫院在內的不少私立醫院,如今已經常能看到導樂師的身影,而在公立醫院,不少甚至連家屬陪產都還未能普及。姜禮盟認為,若大陸公立醫院沒有條件分出更多的經歷與資源快速補充麻醉師缺口,為產婦提供硬膜外麻醉分娩鎮痛,那么一定程度上開放社會資源,允許訓練有素的導樂師陪產婦進入產房提供身心支持,也是個可能的選項。“導樂師不需要像麻醉醫師這么專業的人力,但還是得耗費額外人力,也仍然需要一些訓練。”姜禮盟說,如果能夠開放一些培訓機構,為公立醫院提供訓練有素的導樂師,可以一定程度彌補公立醫院在分娩過程中的人文關懷不足。
“臺灣的分娩鎮痛也是最近十幾年才逐漸受到重視。不過,產房的分娩支持氛圍可能比大陸好些。”姜禮盟說,期待一些臺灣分娩支持的經驗能為大陸產婦提供更好的分娩氛圍。(孫萌萌)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鎮痛 分娩 大陸 臺灣 產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