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飄落海外的《宋太祖蹴鞠圖》 慢慢歸國路

2017年09月14日 17:10 | 來源:收藏快報
分享到: 

今年6月上旬,在日本佐賀縣的一家古美術店,見到一幅描繪我國古代蹴鞠場面的繪畫:畫家以白描的手法繪寫了六個人物,用筆細勁有力,線條頓挫有致,雄健飄逸,有草書行筆之意;人物神態刻畫生動,蹴鞠者競技之動勢,與圍觀者凝神之靜態,各呈一趣。人物活動背景是一處宮苑:古松、芭蕉、細草及假山石,手法上寫中帶工,淡彩點染,與主題人物形象相映成暉。

《宋太祖蹴鞠圖》

此畫舊裱,畫心橫100厘米,縱74厘米,紙本設色,色彩部分脫落(注:其中以金粉尤?。.嫹习氩孔髠扔幸粍t楷書題跋:“青巾黃袍者,宋太祖也;青巾衣紫者,是太宗也;居太宗下者,石守信也;對蹴鞠者,趙普也;巾垂于前者,黨晉(進)也;年少衣青者,楚昭輔也。桂仙淵定?!毕骡j印章兩枚,一陽文,一陰文,陽文4字僅識“淵定”2字,陰文2字待識。

《宋太祖蹴鞠圖》楷書題識和落款

據題跋所示,此圖表現的內容,為開國君主宋太祖趙匡胤與其弟太宗趙光義、宰相趙普等大臣蹴鞠的場面。畫面中六人,除宋代太祖、太宗外,趙普、石守信、黨進、楚昭輔,都是宋朝開國功勛,中國歷史上的名人。趙普(922—992),字則平,幽州薊(今北京城西南)人,是北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謀士,是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預謀者、“杯酒釋兵權”的導演者。他從政50年,三度為相,為一代名臣。石守信(928—984)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北宋開國將領。五代后周時累官至殿前都指揮使、義成軍節度使,與趙匡胤結為異姓兄弟。趙匡胤建宋后,任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使。太平興國四年,隨宋太宗征遼。982年(太平興國七年),徙鎮陳州。黨進(927—978),北宋名將。朔州馬邑(今山西朔州)人,早年曾為杜重威家奴,后漢年間從軍,后周時期累遷至鐵騎都虞侯。北宋建立后,黨進歷任鐵騎都校、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并遙領彰信軍節度使。宋太宗繼位后,黨進出任忠武軍節度使。太平興國三年(978),病逝,追贈侍中。楚昭輔(911—979),字拱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北宋初年大將。初隸趙匡胤麾下,以才干著稱。宋初,為軍器庫使,累遷樞密副使。太宗太平興國初拜樞密使。卒贈侍中,后加贈中書令。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踢圓”等,“蹴”有用腳蹴、蹋、踢的含義;“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內實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是我國一種流傳久遠、影響較大的體育和娛樂活動項目。

宋代初年,蹴鞠也是流行的軍中之樂,是貴族和士卒都喜愛的活動。在《宋史》的“禮志”和“樂志”中記載,凡是朝廷的盛大活動宴會,都有蹴鞠表演,南宋周密撰寫的《武林舊事》中記載,宋代除了官家(朝廷)有蹴鞠專業藝人之外,民間的“瓦子”中也有蹴鞠藝人表演。而在有宋一代,開展最為廣泛的則是“寒食蹴鞠”民俗活動,陸游《春晚感事》詩曾有這樣的描寫:“寒食梁州十萬家,蹴鞠秋千尚豪華?!?/p>

因為這是一幅以帝王生活為素材創作的繪畫,容易引起世人的好奇和神秘感,從前人記述與現存畫跡看來,《宋太祖蹴鞠圖》創作,始于南宋大畫家蘇漢臣,當時便是一幅令世人矚目的名畫。自宋、元以來,臨仿傳流,詩文吟詠,世代相襲,摹本頗多。這些摹本,大多出自于歷代名家之手,雖系仿作,但在人物布置、構圖、設色、風格上,都有自己的創造和特點。

文徵明–蹴鞠圖

南宋蘇漢臣的《宋太祖蹴鞠圖》,原作今已不存,所幸,元代錢選、元代胡廷暉、明代文征明、清代黃慎的《宋太祖蹴鞠圖》保留了下來,使我們今天能夠大致了解到這件歷史名跡流傳、臨摹及再創作的過程。

錢選(元)《臨蘇漢臣宋太祖蹴鞠圖》

錢選(元)《臨蘇漢臣宋太祖蹴鞠圖》,紙本設色,縱28.6厘米,橫56.3厘米?,F藏上海博物館。原圖為宋代名畫家蘇漢臣所繪,作者在臨摹之后題字:“蹴鞠圖舊藏秘府,今摹圖之。若非天人革命,應莫觀之,言何畫哉!”表現出了對此畫仰慕已久的心情。錢選(1235—1299),字舜舉,浙江吳興人,宋末元初著名畫家。南宋理宗時期鄉貢進士,“吳興八俊”之一。擅長人物、山水、花鳥等題材,人物畫師法李公麟,風格古拙,筆墨工整且質樸天真。

文徵明(明)繪《蹴鞠圖》,臺北念圣樓藏,立軸,紙本,淡設色。文徵明(1470—1559)明代杰出的書畫家。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授翰林待詔,故稱“文待詔”。聰穎博學,詩、文、書、畫都名聞一時。畫山水、人物、花卉都極出色。畫風細致溫雅,筆墨精銳,氣韻神采,獨步一時。

黃慎(清)繪《蹴鞠圖》

黃慎(清)《蹴鞠圖》,絹本設色,縱115.6厘米、橫125.3厘米。天津歷史博物館藏。黃慎(1687—1766),清代著名畫家,字恭懋,號癭瓢。福建寧化人。幼年家貧,后長期寓居揚州,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有“詩、書、畫”三絕之稱。

關于題跋者桂仙淵定。桂仙(1863—1931),日本著名的文人畫家,姓池田,號淵定。文久三年九月二日在伊勢國(三重縣)出生,本名勝次郎,父親是南宗國畫家云樵夫。池田桂仙自幼就有很高的繪畫天賦,但他性格桀驁,不受傳統所束縛。由于看不慣學校的傳統教育,十七歲時,他從京都府研究繪畫學校退學,而后參加了日本南宗國畫協會,時論其“下筆類(王)石谷,略涉今趣”。晚年,他與渡辺公観、井口華秋、西井敬岳、林文塘等畫家,以自由創作為共同目的,創立了“日本自由畫壇”、日本南宗畫院和京都南畫壇,后人稱他為日本畫壇的“三元老”。池田桂仙與其父收藏有中國古代名家書畫多種,目前一些拍賣會出現的明清繪畫作品上,仍時見桂仙的題識或鈐有他的印章。

根據前人記述與現存畫跡看來,《宋太祖蹴鞠圖》,自元初以來便是一幅流傳有緒、摹本眾多的名畫,甚至在“漢文化圈”覆蓋的異國他鄉也有發現,如本文介紹的這一幅,便是不知何時流散到日本,并由日本近代著名文人畫家桂仙題寫了跋語,又在東瀛幾度易主,幾經重新裁割、裝裱,存留至今,可謂歷盡滄桑。

從本畫的內容與風格看,推測應該出自于我國元、明時期的一位畫家之手。但具體是什么時期、哪位畫家?可惜今天在作品上已經看不到一點文字信息了。目前看,應該有兩種可能:一是作品沒有題目和落款;二是作品題目和畫家落款在后來裝裱中被裁割掉了。

筆者傾向于第二種可能:細審此畫,感覺構圖上人物與景物的布置不協調,背景局仄,畫面右側的蕉葉、山石,上部的樹冠,有殘缺感——明顯是裁割所至。據此可進一步推定:畫家在創作時,在畫卷右側的上部,原本題寫了題目和落款,只是后來在流傳、裝裱的過程中,不知什么原因,被裁去了。

在日本這家古美術店,幾經努力,我們購獲了這幅原本屬于中國的古代繪畫。雖然,初步考證,現在還不能斷定這幅畫作的作者,但它寶貴的藝術價值和歷盡歲月風雨,“珠還合浦”終歸華夏的經歷,定會得到國人的珍愛和引起研究者的關注,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與相關資料的發現,圍繞這件海外新見《宋太祖蹴鞠圖》的謎題,終會得解。


編輯:楊嵐

關鍵詞:宋太祖蹴鞠圖 飄落海外的《宋太祖蹴鞠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