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為糧食安全貢獻“楊凌良種”

2017年09月13日 10:55 | 作者:尚遙 崔新謀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1997年,黨中央、國務院在陜西設立第一個國家農業高新區——楊凌示范區。在陜西省委、省政府和國家科技部等共建部委的支持下,一座嶄新的田園城市在關中平原拔地而起。

砥礪奮進20年,楊凌示范區牢記國家使命,夯實發展根基,為支撐和引領干旱半干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奏響了追趕超越的新樂章,譜寫出根植厚土的綠色傳奇。

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楊凌良種”,為農民增收致富貢獻“楊凌科技”,為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提供“楊凌方案”……楊凌正努力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和全國農業科技創新的領跑者,緊鑼密鼓建設世界知名農業科技創新城市。

農業科技創新當先鋒

每年6月,隴海鐵路沿線麥浪滾滾,豐收在望,一派喜人景象。從甘肅平涼到安徽宿州,從陜西渭南到河南許昌,催生一顆顆“金種子”的,是楊凌示范區的科技創新。

楊凌示范區成立以來,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立區之本,瞄準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加強“區校一體,融合發展”,與區內兩所大學聯手開展科技創新、示范推廣等工作,與246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全國39所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立了兩個協同創新聯盟及60多個創新平臺,以大協作、大聯合作戰的方式,加快推進關鍵領域農業科技聯合攻關。

圍繞建設旱區“種業硅谷”,楊凌設立了1億元種業投資基金,投資近20億元的楊凌種子產業園加快建設。楊凌示范區研發投入經費占生產總值比重達5.6%,進入全國先進地區行列。

“十二五”末,楊凌示范區新增科技成果3313項,萬人發明專利數全省第一、全國領先;審定動植物新品種150多個,自主培育了“西農979”小麥、陜油8號油菜、陜單609玉米、“瑞陽”“瑞雪”蘋果等一批享譽全國的新品種。“楊凌農科”品牌享譽全國,價值測評為661.9億元,居全國區域品牌第二。楊凌以農業科技創新為突破口,不斷引領和推動我國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涉農產業集群樹樣板

走進楊凌富海工業園,隨處可見車間里忙碌的工人和來回穿梭的鏟車,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這是個用市場機制建設的園區,成立僅兩年多就已經招引企業16家。駐區的楊凌美暢新材料公司2016年1月開工投產,當年就實現產值2.36億元。現在已成為全球金剛線供應的“隱形冠軍”,今年產值預計將達15億元。涉農工業成為楊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大力發展涉農高新技術產業,壯大自身經濟實力,不僅是楊凌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更是履行國家使命的重要保證。近年來,楊凌示范區堅持把壯大自身綜合實力作為履行國家使命的基礎,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項目、促投資、穩增長,先后引進一批投資超10億元的重大項目。圍繞打造陜西涉農工業戰略高地,堅持以園區化推動涉農產業培育,規劃建設農產品加工貿易示范園、農機產業園、農業電商產業園,促進產業集群不斷壯大。生物醫藥、農產品加工、農業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加速發展,工業經濟從無到有、初具規模。同時,會展產業、農業生態游、田園綜合體等新興業態加快培育,呈蓬勃發展之勢。

數字是枯燥的,但卻最有說服力:2016年楊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959元,是1997年示范區成立時的10.7倍,增速連續5年位居全省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財政收入分別是2011年的3.3倍、2.5倍。2016年示范區GDP較2011年實現了翻番,規上工業企業總戶數和增加值均較2011年實現了翻番。

楊凌經濟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長,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十二五”期間,示范區GDP年均增長14%,已成為陜西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

農業創新創業成示范

2011年3月,陜西首家大學生團購網站—青團網在楊凌成立。短短五六年時間,網站已成長為全國排名第三的團購網站。

青團網的創始人鄭紅勇,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經專業的研究生,一個地地道道的浙江小伙。如今在楊凌,大學生創業蔚然成風。像鄭紅勇這樣的大學生創業企業達到270多家,其中有一半是外地大學生創辦。2016年大學生企業創造經濟效益近5億元,創業帶動就業約4000人。一個個懷揣創業夢想的大學生在楊凌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楊凌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

楊凌示范區抓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機遇,把“雙創”工作作為培育壯大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的有力抓手,制度改革不斷推進,激勵政策接連出臺,服務環境不斷優化,先后出臺20多項政策,設立了1000萬元種子孵化專項資金,設立了3000萬元創新創業天使投資基金,搭建起了眾創空間、創業工場、火炬創業園、農業企業孵化園、西農大青年創業園、創業大街等核心孵化區,一個個創業項目在這里破繭成蝶。截至目前,累計招引創新創業團隊615家,市場主體增幅達63%,創造就業崗位1.5萬多個。

大學生創業風風火火,職業農民也不示弱。在楊凌,時常能見到外地“農民創客”的身影,從貴州安順來楊凌種菜的王建學夫婦就是其中之一。“月初種下菜心,半個月就能收獲”,王建學的妻子廖阿妹告訴記者,在這里種菜是家鄉收入的好幾倍。

王建學夫婦種菜的這個園子,就是楊凌農民馬新世等人合伙創辦的楊凌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園。目前已吸引了貴州、甘肅等地100余名農民在這里學習農業科技,掌握營銷知識,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

為了引導扶持職業農民和外出農民工返鄉創業,楊凌示范區從項目立項、資金幫扶、社會保障等方面出臺“套餐式”支持政策,已有200多名農民通過自主創業,放下鋤頭,當上了“老板”,并帶動5100多人實現就業。

農科城鎮建設新范例

9月的關中大地,秋雨綿綿。正午時分,記者來到楊凌區蔣家寨村,71歲的王斌科正與老伴在廚房里用燃氣灶做飯。說起農村通上燃氣,他贊不絕口:“火勢硬,做飯快,干凈衛生,輕松省事,我們現在過上了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在楊凌,目前已有1000余戶像王斌科這樣的農村家庭用上了燃氣灶。到2018年底,全區51個行政村21279戶將實現燃氣入戶全覆蓋。

從公交車通村到燃氣入戶,從看病報銷到社保與城里人同等標準,從戶籍城鄉不分到家家住上了單元樓……近年來,楊凌示范區按照“城鄉政策一致,規劃建設一體,公共服務均等,收入水平相當”的要求,扎實推進全域城鄉一體化,“一城兩鎮五個新型農村社區若干美麗鄉村”的空間布局基本形成。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戶籍、養老、低保等31項政策實現同標準、同待遇,城鄉差別急劇縮小。全域城鎮化率達到64%,城鄉一體化走在了全省前列。

周末假日,漫步楊凌渭河濕地生態公園,悠揚舒緩的輕音樂,蒼翠碧綠的楊樹林,碧波蕩漾的水面,讓人感到農科城變美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更增強了生活在這里人們的幸福感。

近年來,楊凌示范區大力實施全域景區建設工程,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5%,人均綠地面積16.7平方米。全面啟動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三河兩渠五湖四濕地”水生態景觀改造取得實效,“農科水韻·生態楊凌”的現代田園城市景象加速形成,一個農科特色鮮明、創新活力迸發、城鄉融合發展、生態環境優美的農科新城正展現在世人面前。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楊凌 創業 創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