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文化自信”緣何重要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民族的血脈。只有樹立和堅定文化自信,才有可能復興中華文明;只有復興中華文明,才有可能復興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
“文化自信”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文化建設的一個時代課題。筆者認為,“文化自信”既是對自身歷史文化成就的崇敬與自豪,是尊重歷史、尊重傳統、尊重祖先智慧的一種表現,也是對先進的政治文化充分認可和高度自覺。它是對自身文化的歷史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的現實充滿信心,對自身文化未來的發展創新充滿希望,相信它具有歷史價值和存在意義,相信它具有生命力和影響力,相信它對民族和國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為什么要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
眾所周知,100多年來,一些知識分子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沒有“自信”,否定傳統、拋棄傳統的言論和口號此起彼伏,這些都不是科學的態度。
首先,部分學者因近代中國衰落便否定傳統不是科學的態度。事實上,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古文明相比,具有自己的優越性。一是唯有中華文明延續五千年而不衰。英國著名思想家羅素曾說:中華文明是“唯一從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從孔子的時代以來,古埃及、巴比倫、馬其頓、羅馬帝國都先后滅亡,只有中國通過不斷進化依然生存”;二是中國歷經兩千多年保持統一,而不像歐洲那樣分成眾多國家;三是中國人創造的財富,歷史上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只是在19世紀之后才開始衰落;四是中國的歷史獨一無二,中華文化曾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數千年來與西方文化等并行發展,從未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或成為某種文化的附庸;五是在世界幾大文化傳統中,中華文化排他性最小、包容性最強,世界上三大宗教都可以在中國存在和發展,能夠與世界各種不同的文明和睦相處;六是在世界各國中,中國的古文獻資料最為豐富,不僅記載了中國各民族的文化和歷史,還記載周邊許多國家的文化和歷史。周邊許多國家的早期歷史,都必須從中國古代文獻資料找尋,如東亞、東南亞、南亞和中亞等許多國家。
其次,有的學者以文化的時代性為由,認為傳統文化不適合現代社會,主張學習西方就必須全盤照搬。直至今天,國內仍有部分學者把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念稱之為“封建思想”,只能拋棄,不能繼承。這種觀點也是不科學的,他們不了解文化的基本屬性,文化既有時代性的特點,也有超時代性的特征。
不同屬性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性,有些文化具有時代性,有些文化具有超時代性或永恒性??萍嘉幕瘯r代性較強,有先進與落后之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家用電器不斷換代,人們普遍使用的手機硬件和軟件不斷更新。有些文化則具有超時代性或永恒性,如優秀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核心價值、倫理道德、語言文字等具有永恒性。西漢大儒董仲舒認為,自先秦至漢代形成的“五常”(仁、義、禮、智、信)是與天地一樣長久的“常道”,具有永恒性,兩千多年來,盡管朝代不斷更替,但歷朝歷代都崇奉“五?!保瑳]有一個朝代的統治者反對“五?!?。我們有什么理由反對“仁愛”“忠義”“尚禮”“睿智”和“誠信”等優秀傳統?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繼承“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革故鼎新”的創新思想、“居安思?!钡膽n患意識、“扶危濟困”的公德意識?其他優秀傳統也一樣,只能傳承,不能拋棄。
語言文字也屬于文化現象之一,同樣具有超時代性。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擁有4500年以上的歷史,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歷經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等書體變化。只有漢字是唯一流傳至今而從未中斷的文字,直到現在,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中國人就可以閱讀兩千多年來的歷史文獻。而古代歐洲沒有統一的語言和文字,大多數現代歐洲人無法閱讀古代的歷史文獻。隨著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的發明,漢字有自己突出的優點。現在已沒有人再提“漢字落后論”及“漢字拉丁化”等。
其實,現代的西方的民主制度和價值觀等,也是在學習和借鑒中華思想和價值觀的影響下形成的,融入了許多中國文明的基因。
17-18世紀,西方傳教士把中國的經典翻譯介紹到歐洲,引起歐洲思想界和政界極大的震動,形成了長達近百年的狂熱崇拜中國文化的熱潮。儒家經典的原理成為歐洲啟蒙思想的一個重要思想淵源。中國古代經典中“民為邦本”的思想,是近代歐洲民主思想的一個來源??婆e制度和職官制度成為歐洲反對中世紀貴族世襲制度的武器,主張像中國一樣通過平等競爭攀登仕途。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后裔,如果沒有文化自信,否定傳統、妄自菲薄、自輕自賤,必將喪失自己的優秀傳統,成為西方文化的附庸。文化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都不是科學的態度,不利于中華民族的復興。拋棄歷史上優秀傳統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強化“文化自信”意識,才有可能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建立文化強國,復興中華民族。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宗教研究室主任)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文化 中國 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