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西藏林芝民族團結:攜手共譜和諧曲

2017年07月18日 14:56 |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分享到: 


行進在林芝的城鎮鄉村、阡陌田野,無處不見迷人的景致,和諧的光芒,奮進的場面。

假如,南迦巴瓦能訴說,她一定會把林芝各族兒女愛黨愛國的情懷編成動人的故事世代傳揚;

假如,尼洋河能歌唱,她一定會為林芝各族同胞共同托起和諧家園的力量引吭高歌。

喜馬拉雅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在這里由西向東平行伸展,與橫斷山脈對接;

世界上最高的河流——雅魯藏布江在奔騰了1000多公里后,在這里避開喜馬拉雅山的阻擋,向北折流,形成馬蹄狀回繞南迦巴瓦峰向南奔瀉而下,經印度注入印度洋。

就是在林芝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長期聚居著藏、漢、回、怒、門巴、珞巴、獨龍、納西、土家、傈僳等10多個民族及僜人。

針對全市邊境線長、民族多的特點,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林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邊穩藏”重要戰略思想,始終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的重要指示和“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的深刻內涵,不斷增進“五個認同”,打牢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安全統一、促進祖國發展繁榮、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牢固樹立起民族大團結意識和“三個離不開”思想,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支持、共同發展成了林芝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和自覺行動。

“在這個有著11.7萬平方公里、1000多公里邊防線和23萬人口、多民族共融的邊疆地區,開展好‘四講四愛’群眾性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搞好民族團結有著極其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只有各族人民團結友愛,在互幫互助的氛圍中,才能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邊防鞏固、人民幸福安康。”這是林芝市各族干部群眾的共識。

察隅縣察瓦龍鄉松塔村,是一個由傈僳族、怒族、獨龍族、白族、藏族聚居的行政村,全村有77戶人家、420多人。他們緊緊凝聚在黨的旗幟下,相濡以沫、風雨同舟、同心同德,結下了深厚的民族情誼。他們說:“團結才有力量,家和才能萬事興。”“不論哪個民族,都是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誰也離不開誰。”

每年,無論是傈僳族群眾的“闊時節”,還是白族群眾的“大過年”,無論是獨龍族群眾的傳統節日“德里哇”,還是藏族群眾的“藏歷新年”,他們都相互拜訪,送去自己對其他民族的美好祝福。在婚喪嫁娶中,各族群眾相互往來,互相幫助,親如一家。在農業生產中,不論是種植養殖,還是修路架橋,村里隨處可見各族群眾互幫、互助、互帶的動人場面……

“五十六個民族親親一家,就像百花園里盛開的花,紅紅石榴結籽兒抱在一起,誰也離不開誰,母親是中華!”

迎著明媚的陽光,望著車窗外優美的田園風光,聽著這首《母親是中華》深情高亢激昂的歌聲,我們來到了位于察隅縣貢日嘎布曲南岸的上察隅鎮西巴村。

“這是察隅縣的第一個萬元村,這里居住著珞巴、藏、漢、侗族和僜人19戶人家60多人,黨的十八大代表金建(珞巴族),就是這個村的黨支部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察隅縣網信辦的干部王嵐給我們介紹,金建有7姐妹,組成的家庭中有3個是漢族、3個是藏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民族大家庭,其中金建的丈夫彭德云就是四川眉山人。

2004年7月,33歲的金建當選上了西巴村村委會主任。在第一次村民大會上,金建緊張得全身發抖、語無倫次。她的丈夫彭德云就耐心地開導她、幫助她、鼓勵她,村民們也對她充滿了信任和期望。

“一時間,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金建說:“在我丈夫彭德云的支持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鍛煉,我迅速進入了角色,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從此,在她的帶領下,西巴村制定了《村務財務公開制度》《西巴村村規民約》等10項規章制度,并公布上墻。2004年底,西巴村成為察隅縣第一個村務財務公開村,改變了以往管理混亂、人心渙散的局面,村“兩委”班子的威信也樹了起來。“原來我們根本不知道村里干了些啥、錢用在了哪里,金建當選為村委會主任后,我們都清楚了,也愿意跟著干。”村民們都翹起大拇指如是說。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西巴村在田地里干活的都是婦女,而且總是大家一起勞動。今年46歲的金建看著記者不解的樣子笑著對我們說:“我們村是女人當家。”接著,金建又解釋道,因為全村總共只有19戶、60多人,男人們大多外出打工做生意,只剩婦女在家勞動。以前是各家單干,由于勞動力不足,勞動效率也比較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把全村婦女組織起來,有活大家一起干。“這叫做‘個體經營、集體勞動’。”金建告訴我們,特別是在春種秋收的農忙季節,這種集體勞動的形式不僅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而且對于個別貧病家庭也起到了很好的幫扶作用。

“團結,在西巴村不僅僅體現在集體勞動上,還體現在關心和幫助村里的困難群眾上。”王嵐告訴記者,金建和她的丈夫彭德云對村里的五保戶、低保戶等困難群眾特別關心,不僅挨家挨戶地詢問生產生活情況,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還發動全村群眾對貧困戶進行幫扶,對實在幫不了的則及時反映到鎮里,積極尋求各種途徑為群眾排憂解難。

榜樣的力量在群眾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西巴村不論是珞巴還是藏族、不論是門巴還是侗族和僜人,19戶人家就像一個和睦的大家庭,你幫我、我幫你,相互尊重、互相體貼,人際關系十分融洽親密。村民仁增卓瑪告訴記者:“我家以前是低保戶,每年都靠國家補貼過日子。大家對我的幫助很大,他們不僅教會我科學種地,農閑時還幫我找工作。現在,我家已經擺脫了貧困,走上了致富路。”

“金建是個性格開朗、思想開放、愛學習的人。”金建的五妹夫魏春海告訴記者,以前西巴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群眾僅靠種田、采集為生,金建就虛心向他們和其他2個從內地入贅到西巴村的漢族女婿學習種植養殖技術,然后又手把手地傳教給其他村民,同時帶領群眾轉變觀念,走出大山,通過銀行貸款、外出務工、集資等形式積極籌集資金,把珞巴商店、飯店、旅館開到了鄉鎮、開到了縣城,群眾的收入猶如芝麻開花,節節攀升。現在西巴村人均收入已達1200多元。

林芝良好和諧的社會氛圍,堅實穩固的民族團結基礎,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內地的一批批有識之士來這里投資興業,與當地各族群眾一道建設美麗、和諧、幸福的林芝。樊敬芳與丈夫吳涌就是其中之一。

米林縣羌納鄉朗多村,是全國旅游勝地——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必經之地。多少年以來,看著一批批游客、驢友從村旁擦肩而過,就是沒有人想到去吃“旅游飯”,走致富路。年復一年,大家都“捧著金飯碗,過著窮日子。”

2014年8月的秋天,“背包客”樊敬芳夫妻走到朗多村,停下了腳步,他們不僅被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景色所陶醉,還被朗多村純樸、善良的藏族群眾及團結和諧的氛圍所感染。他們住了下來,與朗多村的鄉親結下了情誼。

大學畢業后,在深圳和云南打拼多年的樊敬芳夫婦憑著自己積累的經驗,在朗多村嗅到了商機。于是,他們收購了朗多村安居工程剩下的舊房,以每年1萬元的價格跟村民簽了20年租賃合同,巧用河灘上的朽木和樹根進行裝飾,用自己的匠心巧手制作家具和飾品,保持原汁原味的民族風格,創立了占地10畝、共有12間客房,取名為“找個地兒待著”的精品客棧。客棧開業一年他們就掙了14萬元,還通過介紹包車業務帶動了周邊村民們致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優美的風景、獨特的風格和有利的地理位置,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旅客不斷地來到朗多村。慢慢地,“找個地兒待著”這家客棧火了,在全國小有名氣,在攜程網上也好評如潮。每天客源不斷,客房供不應求。

樊敬芳夫妻倆在獲得收入的同時,也放飛著自己的夢想:“當地許多群眾脫貧致富愿望很強烈,但往往受到思維模式和自身技能的桎梏,既找不到好點子,也干不出好生意。與其自己賺錢不如帶著大家一起致富。”于是,她們把客房管理、餐飲服務交給村民來做,自己手把手傳授經營理念、服務技能和管理知識,帶出了一批家庭旅館管理服務能手,客棧也擴大到了1000多平方米、20間客房。

就這樣,村民的觀念轉變了,思路也被帶活了——“與其在外打工不如就近就地創業”。大家紛紛要求參與、合辦鄉村旅游,樊敬芳欣然同意。全村49戶村民和樊敬芳每戶出資1萬元,共籌集50萬元又新建了1家客棧,掛著“找個地兒待著”的招牌,由樊敬芳提供建設裝修方案和經營方式,村里有文化的年輕人參與學習和管理,新的“找個地兒待著”由村民自主經營、自主管理、共享所得。對此,朗多村的村民們深有感觸地說:“只有各族兄弟姐妹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就能建設好發展好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祖國。團結就是力量!”

在林芝,像樊敬芳夫婦一樣來到林芝創業帶動當地群眾就業的的內地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的到來,不僅給當地各族群眾帶來了新觀念新思想和種植養殖新技術,而且還為林芝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增添了強勁動力。”林芝市委書記馬升昌說:“經過全市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團結奮斗,2016年,林芝市生產總值達到115.77億元,同比增長10.1%;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0.6億元,同比增長22.9%;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02.23億元,同比增長23.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812元,同比增長10.4%;全市有2576戶人家8990人實現了精準脫貧。”

“隨著‘四講四愛’群眾性主題實踐活動和林芝爭創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工作的深入開展,林芝的各族人民一定會更加團結,林芝的明天一定會更好!”馬升昌堅信。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林芝 群眾 和諧 民族團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