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五年來北京投資2149億元改善民生 占政府投資九成以上
中新網北京7月11日電 (記者 杜燕)五年來,北京在民生改善領域的政府投資達2149億元(人民幣,下同),占全部政府投資的90%以上,年均增長超過8%,主要投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領域。這是記者從北京市舉行的“砥礪奮進的五年”系列發布會上獲悉的。
發布會上,中共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胡雪峰介紹,早在20多年前,北京就已經形成“三二一”的產業結構,2016年第三產業比重達到80.3%。近年來,北京“加減乘除”,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服務百姓民生。
在去產能方面,北京2016年退出“僵尸企業”55戶,關停退出一般制造業和污染企業335家,拆除清退各類商品交易市場117家;在降成本方面,北京取消77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終結220項非行政許可審批,清理取消150項中介服務事項,企業投資項目核準事項減少了65%。
他強調,治理大氣污染、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改善居住條件,是北京市民最大的呼聲,也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是北京城市建設發展中的“補短板”。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素芳表示,在補短板方面,五年來,北京在民生改善領域的政府投資達2149億元,占全部政府投資的90%以上,年均增長超過8%,主要投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領域。
比如軌道交通加快建設,在建里程285公里,新增運營里程20公里,運營總里程達到574公里,新增公交專用道100公里,中心城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1%;大氣污染防治效果明顯,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空氣質量達標天數198天、同比增加12天;垃圾資源化率達到56%,污水處理率達到90%,林木綠化率達到59.3%。
據悉,下一步,北京將進一步完善政策、創新機制,通過治理交通擁堵、大氣污染等“大城市病”、整治背街小巷、補充完善群眾生活服務設施、城市修補與街區生態重塑等北京版的“補短板”。同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有效管控需求端,加大住房供給力度,逐步建立起住有所居的長效機制。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北京 投資 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