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自身建設 自身建設
臺盟盟員蔡睿:愿以此身長報國
愿以此身長報國
——記臺盟盟員、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蔡睿
▲蔡睿(右一)與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簽約。
▲蔡睿和他的團隊。
留學美國,畢業后他謝絕了高薪工作推薦,毅然回歸祖國;研究突破后,他順應組織需要,走上管理崗位;加入臺盟后,他將一顆熱情放到參政議政中,為科研鼓與呼。他就是臺盟遼寧省委副主委、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蔡睿。41歲的蔡睿,戴著細框眼鏡,正如他的名字一樣,給人一種活潑靈動又不失干練嚴謹的睿智感。今年6月中旬,曾獲眾多科技獎項的蔡睿當選為臺盟遼寧省委副主委。
“我是中國培養出來的博士”
明亮的雙眸,爽朗的笑聲,幽默的話語,見過蔡睿的人總說,他更像一個鄰家大男孩,而不是想象中的學者模樣。事實上,1976年出生的蔡睿,在能源環境研究領域早已小有名氣,而這一切與他正源于他與化學的結緣。
蔡睿從小就對化學有一種癡迷和天賦,在南京大學就讀時,當然就選擇了自己所鐘愛的化學系,并把主攻方向放在催化研究上。1999年7月從南大畢業后,南大的導師告訴蔡睿,“如果做催化,就去最好的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下稱“大化所”)。遵從恩師的指引,他前往大化所一邊學習,一邊做研究。
2005年,學有所成的蔡睿從大化所獲得博士學位,但他并不滿足于此。由于成績突出,他獲得了出國學習的機會。之后5年間,蔡睿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從事化學與環境工程系的博士后研究。
和很多在國外學有所成的留學人員一樣,蔡睿也收到了當地的橄欖枝,導師推薦他到一家知名美國公司工作。然而,當時蔡睿滿心都是“十年寒窗苦讀,一朝學成報國”的想法。他對導師說:“我是中國培養出來的博士,能為國家做點事情,可能是對國家送我出國留學最好的回報。而且,回國可以做得更踏實一些,在國外無論我的科研做得如何好,腳下總有一種沒有根基的感覺。”婉拒了導師的好意后,蔡睿懷著滿腔熱情回到國內。事實也正如他所想,國家對于人才的需求和支持是一貫的,他也在2011年獲得了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的支持。
如今談及歸國感受,蔡睿說:“那時候,每天心中都是滿滿的斗志,即使工作到凌晨一兩點,也不會覺得辛苦。國家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條件和環境,我就想著一定要做出成績來。”歸國以后,他主要研究先進功能材料和薄膜的制備及其在能源環境領域中應用,并主持多項國家級、院級科研項目。但提及成績,他總是謙虛地笑著說:“我們做科研的,很多人獲得國家乃至國際性的獎項,我的成果真是不值得一提。”
“科研成果轉化就看我們管理者”
在美國訪學時,蔡睿就常常思考一個問題:這些年來,中國的科技理論發展迅速,但在產學研結合上尚有欠缺,如何將科技成果轉化成經濟騰飛、社會發展的動力?蔡睿認為科研成果能否轉變成生產力,關鍵在于知識產權和技術轉移工作上。回國兩年后,蔡睿被選拔擔任大化所科技處處長,從科學研究崗位走上了科研管理崗位。以前做科研,是和機器打交道;現在做管理,是和人打交道。回想起崗位的轉變,蔡睿說:“在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科研單位的科研成果能否盡快轉化,就要看我們這些科研管理者的了。領導的信任,自己的責任心,都讓我覺得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蔡睿親自帶頭,在重點學科與技術領域加強科研部署,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并采取全員培訓、專利分級、引入專利檢索分析平臺等手段,多方面提升知識產權質量。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蔡睿團隊的努力,大化所專利申請數量大幅度提升,質量不斷提高。僅“十二五”期間,大連化物所簽訂技術合同累計金額達13.25億元,50余項科技成果得到規模化應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與來之不易的成績相伴的,是得來不易的榮譽。蔡睿帶領的科技處團隊多次獲得“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獎管理貢獻獎”等獎項。而蔡睿還有著更高的雄心——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將能源化工打造成中國的第三張名片。
2014年,大化所一位院士帶領團隊試驗成功甲烷在無氧條件下的選擇活化,卻因受制于天然氣資源匱乏難以在國內產業化。大化所將資源地瞄準到中東地區,然而,由于文化差異等原因與當地談判一波三折。一邊是耗費巨資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亟待投產,一邊是合作面臨困境。關鍵時刻,蔡睿團隊查閱了關于沙特法律、宗教、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大量資料,針對對方提出的要求,先后擬定了十余種合同方案,因地制宜地解決了合作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2016年3月22日,合作協議最終達成,該項目計劃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實驗。
“要用行動造福自己的家鄉”
因為祖籍臺灣臺中,蔡睿對臺灣一直有一種難以言明的情愫。在組織的推薦和自己的爭取下,他在2011年加入了臺盟。在臺盟大連市委的推薦下,2002年蔡睿被吸納為遼寧省政協委員。他把自己的一腔家國情懷放在了為遼寧發展獻計出力上。“我是駐遼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就要造福自己的第二家鄉——遼寧。”蔡睿說。2013年,他為大連市量身定制了名為《優化大連市科技創新環境 促進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的發展建議,并獲得大連市的重視和采納。近年來,蔡睿圍繞東北振興和科技成果轉化等重大話題,提交了《關于建設東北先進光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推進遼寧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提案》《積極借力駐遼科研機構建設自主創新示范區》《尊重科技創新規律 優化政策環境 助推成果省內轉化》等諸多提案建議。
蔡睿總說,每一份提案,都是一份責任,體現一份擔當。因此,短短的幾千字,每一句每一字他都要經過細致的思考,都要以長期的實踐經驗和雄厚的科研背景為基礎的。在《積極建設駐遼國家實驗室,支撐引領遼寧振興發展》提案中,蔡睿經過深入調研以及學習發達國家的國家實驗室經驗,指出遼寧具有雄厚的工業和科技基礎,但“科技創新能力還不能支撐并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戰略產業快速發展”。他提議,要積極建設駐遼國家實驗室,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撐引領遼寧的振興發展。該提案后來還被臺盟中央作為集體提案提交到全國兩會上。
“我的提案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建設潔凈能源實驗室等一些建議還被寫入了遼寧政府工作報告。我感謝政協和臺盟,可以讓我站在更高的平臺,使我的想法能夠惠及更多人,從而造福社會。”談起提案落實情況,蔡睿頗感自豪。
2017年4月,蔡睿升任大化所副所長。如今,又當選為臺盟遼寧省委副主委。在新的起點上,蔡睿暗下決心,愿以此身長報國。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臺盟 留學 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