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警惕“村民無會”懸空農村治理
◆ “村干部三天兩頭到鄉政府開會”成常態,而有的地方村民會議卻難見蹤影,多地村民說不清誰是本村村委會主任
◆ 對多年不開村民會議的原因,村干部和村民給出了相反的答案:
村干部抱怨村民會議“不好組織”,“村民不愿意來開會”;
村民抱怨許多事村干部碰碰頭就定了,多年沒召開過村民大會
一邊是村干部抱怨如今的村民會議“不好組織”,一邊是村民直言許多事村干部碰碰頭就定了,群眾容易被會議遺忘。近日,《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走訪河南鄭州、漯河、許昌和開封等4地市發現,“村干部三天兩頭到鄉政府開會”成常態,而在有的地方村民會議卻難見蹤影,多地村民說不清誰是本村村委會主任。
受訪專家指出,“村民無會”易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陷于“懸空”,增加農村干群間隔閡,建議加強對村民代表推選的指導和監督,明確村民會議對村民代表會議的“授權”內容及議事規則,讓村民會議實實在在開起來。
多地村民說不清誰是村委會主任
采訪中,不少村干部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抱怨“到鄉政府開會太多”,陷“會海”。“我是十來天到鄉里開一次會,全村干部平均隔一天就得有一個人到鄉里開會,會議內容涉及扶貧、社保、信訪、農業技術等。”登封市唐莊鎮三官廟村支書王二偉說。
村干部陷“會海”,但有的回村傳達政策基本限于村兩委干部,很少觸及村民,讓村民陷“會荒”。多地村民說不清誰是村主任;除村委會換屆外,有的村已10多年沒召開村民會議,有的村常年不開村民代表會。
在許昌市建安區新元街道辦事處崗朱社區(為農村社區),多位村民說不清誰是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主任,有的村民說,連社區主任面都沒見過。
在開封、漯河、登封等地多個鄉鎮,記者隨機擇村采訪,不少村民說不清誰是村(社區)兩委負責人。
“多年沒組織過村民會議。許多事村干部碰碰頭就定了,村干部弄啥都不見群眾的面。”尉氏縣新尉工業園區椅圈馬村84歲的翟國順說。
在登封市大金店鎮文村,有著57年黨齡的老黨員崔建中說,該村黨支部書記僅在這屆上任時,在黨員大會上講了話,之后就再沒見村支書參加過黨員會。“村支書平時住在城里,現在連村支書叫啥都記不清了。”
村干部說“不好開”,村民說“不敢開”
對多年不開村民會議的原因,村干部和村民給出了相反的答案:
村干部抱怨村民會議“不好組織”,“村民不愿意來開會”;
村民抱怨許多事村干部碰碰頭就定了,多年沒召開過村民大會。
多位受訪村干部解釋,村民會議“不好開”的原因有四:
一是包產到戶以來,村民一家一戶忙于各家事務,不愿參會;
二是村民大部分外出務工,開會回不來;
三是召開村民會議,“群眾來了亂嚷嚷,意見不好統一”;
四是有了村民代表會,不用再開村民會議。
“十多年沒參加過村民會議,不是不愿意,是沒有組織群眾參加”、“村干部不敢開會,怕群眾提意見,讓他們丟面子”、“啥是村民代表,誰和村干部關系好,誰就是村民代表”。這是《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登封、許昌、開封等地農村聽來的群眾意見。
記者采訪發現,村民對參加村民會議仍有較高熱情,尤其對“收錢、發錢、撤校合并以及土地問題”關注度高,希望能召開村民會議參會討論表決,不認同“村民代表會等同于村民會議”的說法。目前,多地村民代表“不是推選,多是村干部指定”問題仍然存在。
村民代表會怎么開應規范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農村基層治理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
一是有的地方村民會議“授權”成“空文”,村民代表會議“代行”村民會議職權成“慣例”;
二是一些鄉鎮政府對村民代表推選仍重視不夠、監督不到位,有的村村民代表推選違反民主程序或長期不換選,引發村民不滿。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人數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設立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村民會議授權的事項。”記者發現,不經村民會議授權就召集村民代表會議的現象仍較普遍。有的地方村民代表長期不換選,甚至常年不召開村民代表會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鄉村治理研究室主任譚秋成說,解決農村基層治理問題關鍵在于真正做到村民自治,村民代表推選是薄弱環節,鄉鎮政府加強對村民代表推選的指導與監督很重要,也很迫切。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仝志輝說,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民代表會議可以討論決定村民會議授權的事項,但對授權內容、程序、權限沒作具體規定。建議建立授權制度,選舉產生新一屆村民委員會之日起,立即召開村民會議,討論村民會議授權村民代表會議的事項,明確授權內容及議事規則。
鄭州大學河南省廉政評價研究中心研究員丁輝俠說,村民會議是村民實現直接民主的基本形式,村民代表會議不能等同于村民會議,村民會議應每年定期召開審議村委會工作。此外,她建議村民代表會議結合聽證會制度,授權召開的村民代表會議,應邀請五老鄉賢參會,對村民代表會議的程序、內容以及事后公開進行民主監督。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村民 村干部 農村 代表會議 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