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9日電(記者汪俞佳)全國政協“實施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監督性調研第二輪調研情況匯報會近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逐一聽取第二輪調研6個專題17個小組的匯報,并總結第一輪和第二輪實地調研工作,部署下階段任務。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主持會議并講話,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李海峰、王正偉、馬飚和各調研組組長等出席會議。
從今年3月底啟動到6月初,全國政協圍繞“實施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問題,先后壓茬進行兩輪監督性調研活動。兩個多月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重視下,在俞正聲主席具體指導下,杜青林和羅富和、李海峰、王正偉、馬飚、馬培華等6位副主席及有關專委會負責人帶隊,組成15個調研組43個調研小組,先后赴15個省區市75個縣區,集中開展實地調研。調研的層次、規模、力度和覆蓋面,開創了十二屆全國政協之先,取得重要履職成果。
調研聚焦脫貧攻堅的重點難點。注重對中共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重要思想的直接傳遞,深入宣講中央精神,轉達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貧困地區的關心、對貧困群眾的牽掛。緊扣脫貧攻堅的全面性、持續性、基礎性、根本性和可靠性問題深入調研,把助推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查看扶貧工作實際成效以此衡量,挖掘存在不足問題依此對照,提出改進工作意見建議向此發力。
調研彰顯協商民主的特色優勢。堅持貫徹民主協商、平等議事、集思廣益的重要原則,著力提高調研協商的廣泛性,注重體現調研議事的平等性,有效增強調研分析的綜合性。兩輪調研共召開村干部與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扶貧掛職干部、貧困群眾、致富帶頭人、有關方面負責人等座談會近300場,覆蓋了各個層面的干部群眾,推動了廣泛的民主協商,體現了協商于民的重要要求。緊緊圍繞調研主題多方面、多層次聽取意見,開展不同層面、不同視角的論證分析,促進各種觀點和意見充分表達,注重在民主討論中共同把脈問診,通過群策群力提出系統化對策建議,使調研過程成為加強各方溝通交流、共同尋求脫貧致富辦法的過程。
調研突出履職為民的鮮明導向。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進村入戶、訪貧問苦作為規定動作,把直接聽取群眾意見作為首要內容,把帶著感情、充滿真情入戶走訪作為基本方法。第一輪調研共深入26個貧困縣、104個村、600多戶農戶,每個調研小組平均在一個縣調研5至6天,堅持同群眾進行拉家常式的溝通、面對面的談心,就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醫療、衛生、教育、住房、交通出行、產業發展、技能培訓等問題,聽真話、察實情,生動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和人民政協為人民的根本宗旨。
調研體現民主監督的性質特點。注重通過調研查看發現問題、圍繞突出問題獻計獻策、針對存在不足提出意見,助推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切實把監督調研的過程變為研究問題、推動解決問題的過程。第一輪調研緊緊圍繞6個方面29個重點問題,著力摸清實際情況和突出問題;第二輪調研則精選6個專題17個分題,著力研究相關重點問題的根源癥結和對策辦法,積極助推黨和國家關于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與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
調研展現開拓創新的精神。探索改進調研方式方法,通過集中學習培訓、聽取部門介紹、組織討論交流做足前期準備,通過6位副主席親自率隊、常委委員與專家學者廣泛參與、機關多部門協作調動優勢資源,通過采取以全面調研和專題調研兩輪調研壓茬進行為主干形式、以7個省區政協協同調研和8個省財政專員辦對24個貧困縣財政專項調研為重要補充形成立體式運作架構,提升了調研的質量實效。參與調研的同志認真履職盡責,有的堅持深入條件艱苦、困難突出的高原地區進行調研,有的充分利用晚上、路上、餐桌上的時間開展工作,有的連續5天吃住在村里,有的現場研究解決群眾遇到的實際困難,大家以勇于擔當、攻堅克難、連續作戰、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確保了調研活動有序有效有力開展。
截至目前,以第二輪調研情況匯報會為標志,全國政協“實施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兩輪實地調研基本結束,轉入了調研總報告起草和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大會發言遴選修改階段,進一步為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