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奮斗大學生王建軍:從創業“小白”到行業“大牛”
【新時代 新青年·當代大學生奮斗群像】
2017年3月,對于西北工業大學畢業生王建軍來說,是他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拐點”。這位看起來還有些稚嫩的“大男孩兒”,已經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他領導的Makeblock公司獲得B輪融資超過兩億元人民幣,成為該輪最大融資企業。而這家成立僅僅5年的公司市場總估值已達兩億美元。
研究生畢業后,學習飛行器設計專業的王建軍沒有選擇進入研究所工作,而是決定自己創業,并把創業方向鎖定在機器人領域。經過5年多的努力,這位32歲的理工宅男創立的Makeblock公司已深受機器人教育領域認可,其產品遠銷海外140多個國家,且擁有1600個渠道合作伙伴,進入全球超過兩萬所學校。
在西北工大研究生創新實驗中心,王建軍心到手到,刻苦鉆研。“我發現自己特別喜歡動手做東西,喜歡冒險探索未知的東西。”為此,他與同學一起申請了許多項目,并在課余花幾百個小時完成了機械結構難度較高的“垂直攀爬機器人”“飛行汽車”“水陸兩棲汽車”等研究。
“在創新中心打磨了幾年思維和意志,這對我后來的創業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王建軍回憶說,“因此,畢業的時候,沒有哪個穩定的工作崗位可以滿足我。”最后,他做了一個決定,不進入熱門的互聯網行業,而是進入機器人行業。
工作一年后,王建軍便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創業的靈感正是來自于他在西工大學習期間設計制作機器人的經歷——“當年我代表學校跑了很多地方,并發現了這個行業的‘痛點’。我想幫助創客、教育者和未來的工程師們,實現創意,這就是Makeblock創客工場最初創意的來源。”王建軍坦言。
創業初期最難的事情是面對孤獨。王建軍說,那段時間,沒有人跟他一起討論,也沒人看他的設計結果。回憶起創業開始的那段時間,王建軍感慨不已。
另一個困難是缺少經費。與單純的軟件創業項目不同,硬件創業既需要獨自坐在電腦前寫代碼、做設計,還需要打樣、做原型等實際生產方面的工作。買原材料、找代工廠、加工小樣……各種開銷很快就耗盡了王建軍原本就不多的資金。他不得不把生活水平壓到最低,“一頓飯就吃兩塊餅干,或者煮點白面條配一個雞蛋”。
當然,創業還要面對自身能力的挑戰。王建軍說,自己是比較宅的理工男,平時話不多。但在做這個項目的過程中,他需要與各個供應商打交道,找生產合作伙伴。幸運的是,研發過程中每一次微小的進展,都會給他動力和信心。最后,歷時一年多,他理想中的機器人設計模型終于瓜熟蒂落。
2017年,是王建軍事業的里程碑。在完成新一輪融資之后,他更加信心滿滿。他的Makeblock將加速在全球分銷渠道的布局。未來,Makeblock將在日本、荷蘭及北美地區成立辦公室,拓展全球市場,并將聯合微軟、英特爾等合作伙伴,帶動中國相關教育產業發展。
而今,6年創業時光倏忽而過,王建軍已經從一個創業“小白”華麗轉身行業“大牛”。回首往事,讓他最為難忘的,仍然是在學校從事創新創業的那些經歷和故事。“是學校的支持和幫助,徹底點燃了我。”王建軍說。
(本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記者短評
成功需要信念和堅持
張哲浩
透過王建軍的成長軌跡,不難發現,除了興趣、刻苦、智慧,他的信念和堅持讓人印象深刻。創新創業,并非易事,特別要在那些高精尖的領域里,做出一點名堂來,更是難上加難。對于這些勇于創新創業的勇士來說,他們敢于破釜沉舟,敢于臥薪嘗膽,在荊棘叢生的創新創業大路上,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最終,贏得了成功。而成功的關鍵,就是信念和堅持,這正是王建軍留給當代大學生的啟示。
編輯:梁霄
關鍵詞:奮斗 大學生 王建軍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