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侯伯文:情懷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兩會期間,在委員駐地京海大廈的一樓大堂,還未等郵政工作人員擺開售賣“架勢”,一個身影已來回“勘查”了多次。當嶄新的2017年郵冊一鋪開,他又第一個冒出來,迅速物色好,收獲滿滿。“這個郵冊好啊,你看它……”心滿意足的他,又搖身一變,成了現場最熱情的“推銷員”,不少前來的委員,在其專業推薦下,同樣收獲頗豐。
他,就是全國政協委員、侯鏡如助學基金會會長侯伯文。他說:“別小看這小小的郵票,這里面有故事、有情懷。”
小郵票里的大世界
從香港到北京參會,侯伯文隨身的公文包里帶著郵票清單,滿滿的一頁紙,仿佛一面功勛墻,透露著侯伯文的得意和滿足。
“我喜歡收集經典的郵票,喜歡從某個國家的第1張郵票開始,如英國,我就是從1840年首發的黑便士郵票開始,一直收集到了1992年。”
一不小心,收集的郵票就跨越了100多年,這記錄可不只包含英國。在這張清單上,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8個國家紛紛在列。從首發年份到收集截止年份,他還做到了所有年份郵票全部集齊。
“英文有個詞叫NoHole,意思是沒有洞,比如某個國家1870年發了一套郵票,共12張,每1張在郵冊上都有1個位置,我收集的都是當年的全套,中間沒有1個洞。”侯伯文笑著說,他從小就在哥哥的影響下開始集郵。后來到了香港,這更成了他的業余愛好。“集郵用錢,我就節約錢,跑到東華門集郵公司買郵票。賺了錢,別人可能去吃喝玩,我就喜歡把錢放到郵票上。”
“我追求的不是集齊郵票,而是收集過程中了解不同國家的歷史和文化。”侯伯文說。
“像法國郵票,體現著他們國家民主的傳統。法國郵票上最開始是神,后來逐漸出現了政治家、工人、農民、作家、作曲家的身影,甚至還有別國的科學家。”
“英國就更牛了,它認為郵票是它發明的,所以在郵票上從不印英國的名字。但它所有郵票的一角都要印上女皇的頭像,多是從右向左看,如果郵票一角沒有這個頭像,那一定是這張郵票本身就是女皇。”不過,在郵票上不印國名的,起初不只英國。巴西有個牛眼票,最早的第1套郵票也是沒有印國名的。“牛眼票非常漂亮,高倍放大鏡下,紋路可細了。”侯伯文忍不住夸起郵票來,“后來,英國提出異議,兩國協商,最終在巴西的郵票上也印上了國名。”他笑著說。
最喜歡的郵票
“郵票就像一個窗口。”侯伯文說,“我收集最全、最喜歡的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臺灣光復的一套郵票。”
1945年,根據《波茨坦公告》,日本無條件投降,寶島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之前臺灣用的全部是日本郵票,日本投降后,中國郵票來不及運過去,就算運過去,臺灣全省這么多鄉村也來不及一一派送。但是郵局的工作一天也不能停啊!”侯伯文說,當時中國政府郵政部門做了一個決定,在臺灣庫存的日本郵票上,加蓋“中華民國臺灣省”幾個字樣來使用。
“在日本郵票上,啪,蓋上中國的印記,這在中國是第一次。”侯伯文說得有些激動。因為,這與他收集的“客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客郵”是指19世紀后半期,英、美、法、德、俄、日等國侵犯中國主權,非法在中國開辦郵政機構發行的郵票。
“我收集的當時俄國在中國發行的郵票上,蓋的是俄文的‘中國’,以此類推,英國的郵票是‘China’,日本的郵票上寫著‘支那’。這些‘客郵’,是當時這些侵略者留在我們國家的侵略證據。”
唯獨這次,在外國郵票上蓋上中國印章,不得不令人有揚眉吐氣之感。“所以,這套郵票對我來說十分珍貴。”侯伯文說。
收集齊這套郵票,侯伯文用了很長時間,那段時間只要他去臺灣,便走街串巷到小鋪買,還學著在網上甄選、購買。
“它們被稱為臺灣的第1號到第9號郵票,分64221,就是有6連張、4連張,有橫2連、豎2連,還有單張,我都收集齊了。”侯伯文說,“這套郵票體現了中國政府對臺灣主權的收回,它的珍貴性不言而喻,這是抹不掉的歷史記憶,是我最喜歡的一套郵票。”
郵票中的驚喜
郵票中與父母的隔空“邂逅”,是侯伯文收集過程中的一大驚喜。
侯伯文說,淞滬抗戰中,四行倉庫保衛戰家喻戶曉。當時率軍英勇抵抗日寇的是謝晉元,后不幸遇害。在謝晉元誕辰85周年時,侯伯文的父親、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侯鏡如,與民革上海市委員會一起,為謝晉元設計了一款紀念信封。“信封背面詳細介紹了保衛戰,字是我母親結拜姐妹的丈夫寫的。我父親題寫的‘紀念謝晉元將軍誕辰85周年’印在了信封的左上角。”
近年,一次紀念黃埔軍校活動上,當謝晉元將軍的兒子將這個紀念封送到侯伯文手上,他才知道此事。這信封,牽起了兩代人、兩對父子的情緣,也為英勇抗戰的謝晉元將軍留下珍貴的記錄。
侯伯文喜歡郵票,有時間就會細細端詳。“我有專門的儲藏室,那里顯微鏡、放大鏡樣樣俱全。”侯伯文常常在那里整理,解讀郵票背后的故事,還在英國郵票上發現了和母親的“緣分”。
“因為集郵,我開始關注郵票上的英國國徽,竟然發現英國國徽盾牌上、綬帶上的字,是法文的。”不集郵也就算了,一開始關注就要探尋到底。侯伯文研究后發現,英國早年被法國占領過,當時法國將軍威廉率軍占領英國,還為當地帶來了新的文化和藝術。“所以國徽上一直保留著法文。”
查詢郵票上的一段法文釋義,一下子觸動了侯伯文的神經。“這段話的意思是‘小人存嫉妒之心’,這不正是《論語》的一段話嘛。”這不禁讓他想到了齊白石送給母親的一幅畫。
“我媽媽和齊白石是湖南老鄉。1949年,他給我媽媽畫了一幅畫。我媽媽屬雞,有4個兒子、3個女兒,他就畫了一只老母雞,還有4只小黑雞3只小黃雞。最寶貴的是畫上的印章,寫著的正是小人存嫉妒之心的上一句———君子有容人之量。我沒想到,這郵票的前一句曾出現在我媽媽的畫上。”侯伯文因此頗為感慨,“這張郵票和這幅畫的巧合,也再次提醒我,每個人,不管是事業還是家庭,都要有容人之量,這樣你的人生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
一枚小小的郵票,在侯伯文眼里,是一片廣袤的世界。探尋它的故事,已成為他一生的樂趣。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郵票 郵政 情懷 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