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無人機擾航”行為應予以重罰
4月30日18時許,成都雙流機場再次發生無人機干擾民航飛行事件,共造成10個航班備降。而此前,4月14日以來,成都雙流機場已發生8起無人機擾航事件,造成共計過百架航班備降、返航或延誤,其密集和危害程度空前。(5月2日《現代快報》)
“五一”節日期間,不僅成都雙流機場遭遇“無人機擾航”困擾,相鄰的云南省亦發生類似事件。昆明機場相關負責人證實,1日13時43分,受可疑飛行物干擾,機場出現28架次航班延誤,機場跑道被迫關閉45分鐘。顯然,“無人機擾航”行為不僅沒有得到遏制,反而呈現出擴散惡化的跡象,嚴重影響到機場航班的正常起降,威脅航空安全飛行,給社會埋下極大的安全隱患。
無人機是近年來興起的產業,由于產品價格快速下滑,逐漸被大眾所接受,特別是入門級產品,價格僅為千元左右,很多人都消費得起,于是越來越多的無人機愛好者,開始購買操作無人機。相比專業版無人機需要專業技能而言,消費級無人機的操作很簡單,技術門檻很低,幾乎是傻瓜式操作,幫助無人機打開了龐大的消費級市場空間。用戶只需在智能手機的APP里設定好,就可以實現自動飛行、航拍、送貨等多種功能,體驗感很棒。
目前正規廠家生產的無人機,都按照規定對軟件做了定位限制,在電子地圖里設置禁飛區、限飛區,用戶操作時一旦超越界限,就會被自動鎖住,無法起飛,或者高度受限。但是,現在無人機市場參與者眾多,除了少數大公司之外,還有無數山寨廠家,它們生產的無人機缺乏標準,軟件技術和硬件性能也較差,基本上不會對飛行做任何限制。再加上無人機零部件已經標準化,組裝技術很低,網絡上可以買到零件自行DIY,這又是一個監管“黑洞”地帶,很難去追查源頭。
因此,從監管角度來看,政府要制定統一的無人機行業標準,強制要求廠家在軟件里設置限制飛行區域,并將無人機飛行軌跡數據、用戶信息資料做后臺備份管理,與監管部門對接備查,一旦發生無人機事件,就可以調取廠家資料查詢。同時,考慮到無人機的特殊性質,其不是普通消費品,也關系到社會公共安全,特別是航班安全問題,應對無人機采取實名制購買制,實行嚴格管理制度。
最關鍵的因素,則是現在對“無人機擾航”行為的處罰力度太輕,都是以《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以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為由實施行政拘留。顯然,這樣的處罰標準太低了,難以達到警示效力,應提高處罰標準。可以考慮以危害航空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等罪名,對“無人機擾航”行為予以重罰,令違法者受到法律嚴懲,方可起到殺雞儆猴的目的,從而嚴厲打擊“黑飛”行為。畢竟航空安全關系重大,不可輕視,要避免真的發生無人機撞擊事件,造成機毀人亡的慘劇。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無人機 擾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