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拆違要以霹靂手段彰顯菩薩心腸
近日,一篇關于“殺死一個書店”的文章在朋友圈迅速刷屏。文章掩蓋事實、模糊概念,利用讀者的同情蓄意抹黑執法人員,試圖用輿論實現私利。隨后,有媒體從業者撰文,犀利地指出該文真實意圖,引導人們正確認識拆除違法建設工作。
違法建設的存在,背后是利益問題,是小部分人的不法利益與城市秩序之間的沖突。公共利益面前,再多個人的小道理都要讓步。拆除違法建設,為的是讓百姓的生活環境更安全、更優美、更宜居。在這個問題上,基層政府首先必須按原則、按法規辦事,動真碰硬,雷厲風行。以法為繩,嚴格依照和執行好相關法律法規,不管是誰、不管什么樣的建設、不管從事什么樣的活動,只要沾上“違法”二字,就要毫不猶豫予以拆除。惟有兌現規則的剛性,才能打消一些人鉆空子的想法,也才能打破屢拆屢建的怪圈,實現治理的常態化、制度化。
拆違執法堅守原則性之余,還要有方法的靈活性。城市的治理需要有情懷的規則,呼喚有溫度的執法。依法、依規拆除違建是基層政府的應盡之責,而如何讓私搭亂建的責任主體有路可走、有序退出,也是分內之事。筆者認為,在實際執法過程中不僅要有“霹靂手段”,也要彰顯“菩薩心腸”,倡導“微笑拆違”理念。也就是說,要在工作中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細致,多講政策、送服務,多聽社情、聽民意,學會用春風化雨的功夫解決百姓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的問題,用實打實的成效讓百姓看到現實利益和長遠好處,盡可能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點。
當前,隨著京城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專項行動的推進,各區正拿出時不我待的勁頭加緊工作,部分區域的城市環境較以往有了很大變化。對基層政府來說,應把拆違工作作為鍛煉干部群眾工作能力、考驗干部政治智慧、培養干部溝通藝術的絕佳舞臺,引導干部走好“四部曲”,實現社會效益、政治效應的最大化,把握拆違工作的主動權。
第一,全面摸清社情民意,準確掌握各方訴求。違法建設的成因、產權情況復雜,往往每一名違建相對人都有自己的“理”。靠什么打開工作局面?必須依靠扎實細致的情況調研,梳理清楚來龍去脈、產權主體以及后續保障等基本情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找準切入口。
第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積極溝通獲得理解。理清訴求后,基層干部再面對違建相對人自認為的“理”,應當堅持換位思考,多用耐心、微笑、暖語拉近情感和心理距離,本著和相對人交朋友的原則講政策、講法律,以期用柔性手段實現拆違的剛性要求。
第三,系統梳理問題癥結,統籌協調精準施策。針對政策不銜接、配套不完善、資源不夠用等問題,基層政府應理性分析每位相對人的訴求,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用活、用足、用好政策,平穩有序推進工作,讓違建的責任主體從“被動執法”走向“主動退出”,堅決不能出現拆違導致困難群體流離失所等問題。
第四,及時跟進規劃建設,建立聯動維護公平。對于違建易反彈的問題,基層政府應當及時跟進規劃建設,把違建拆除后空間用于留白增綠,用于生活性服務業,用于發展新業態,確保公眾第一時間感受到拆違帶來的整潔和便利。同時,基層政府應將違法建設行為與誠信體系建設掛鉤,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拆除違法建設既是為了群眾,也要依靠群眾。如果每一名基層治理者都能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統一起來,就能把全力支持拆違工作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就能獲得更優化的社會效益、政治效應,形成黨群齊心、上下同欲的生動局面。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拆違 建設 違法 工作 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