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論文查重幾乎都不達標”,尷尬了誰?
近年來,涉及高校學術不端的消息頻遭曝光,但仍屢禁不止。日前,福州一高校財會系的應屆畢業生就被曝出“論文查重幾乎都未達標準”,以致勒令所有人返校,接受專門指導。該校一名負責人回應稱,畢業階段,多數學生在外實習,故有“返校”一說,至于查重未通過的現象,他認為“很正常”。
但凡經歷過高校論文寫作者,應該對“論文查重”都不陌生,其全稱應為“學術不端文獻檢測”。一般而言,高校在正式檢測之前都會安排相應輔導,避免“踩雷”。而該校如此大規模的集體“中槍”,就算不全是源于惡意剽竊,恐怕也并非“不清楚學術規范”那么簡單。退一步講,即便是不懂規矩惹了禍,又何嘗不是“學術不端”的結果呢?
國內由學術不端而引發的學術腐敗問題,一直是教育領域的沉疴痼疾。曾經查重系統還不甚完善之際,不端行為往往由個人把關,主觀性強,漏洞巨大,不少鉆營者于是走上了抄襲、偽造這條“終南捷徑”。隨著查重系統的逐步完善,不端行為本應有所緩解,然而現實卻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論文寫作群體開始發展出更復雜的“抄襲”策略。一覽淘寶網店,售賣提前查重服務的店家生意興隆,還一并附送“修改秘籍”,或有償代筆通關。愈加嚴密的圍追堵截,不僅未能杜絕學術不端,反而讓“抄襲”進化為“變相抄襲”。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目前針對學術不端的防范仍是“治標不治本”。論文查重也好,對個別案例曝光也罷,也許能得一時之效果,但長期來看,依然是“有態度沒辦法”。試想,若用人單戶或學校對論文極度重視,凡有學術不端,寧可取消聘用、取締學位,還有人甘冒這樣的風險嗎?看似是寫作者個人的品德問題,實則背后映射出的卻是全社會對學術的不重視。
原則上講,學術論文寫作往往要經過文獻梳理、調查取證、數據搜集、推理論證等階段,是對寫作者思維水平和專業能力的集中反映。然而實際操作中,大多資料堆砌、草率推論、規范失準的論文卻也能輕易過關。社會用人,重在務實;而論文寫作,卻在“脫實向虛”,這自然又導致了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的脫節。尤其處在學校與社會過渡期的畢業論文,便成了可有可無的“雞肋”。當反映高校教育成果的論文逐漸淪為自娛自樂的“走過場”,當抄與不抄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誰還會在意學術不端的后果呢?
放眼海外,許多國家對學術不端之舉的懲戒,無不建立在對學術的極度推重之上。美國歷來以對科研的重視而聞名,對學術不端深惡痛絕,其一方面以嚴峻的法律手段打擊學術不端,一方面也賦予高校教育崇高的地位。德國同樣以重視治學著稱,不僅民間組織了論文剽竊糾察隊,專盯政客名人,普通的學術不端也將面臨法律的制裁。前些年,德國前國防部長古滕貝格、前教育和科研部長沙范等甚至因涉嫌論文剽竊而被迫辭職,可見其監督力度之勁。
國外的經驗當然可供借鑒,立法保障、民間監督都不失為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要解開癥結,也應從國內實際著手,順藤摸瓜,批郤導窾。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術的問題,首先還得從學術本身尋找原因。唯當學術嚴謹,論文扎實,才可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反映其思辨水平。也唯有學術成其為學術,才能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進而滿足社會考察的需求,而社會需求反過來又將促進學術的多樣、嚴謹和接地氣。
治理學術不端是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學界“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紛亂中不改初心,在急流中堅守位置,也需要依靠整個社會在制度建設、職業生態建設上步步為營,扭轉局勢。只有當高校教育與社會的聯系更加緊密,當學術和教育得到真正的尊重,不端行為才有不攻自破的可能。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學術 論文 高校 寫作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