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魏禮群: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2017年04月10日 09:34 | 作者:魏禮群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歷史、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和全國人民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奮勇前進,取得了重大進展,形成了良好局面?,F在距離2020年時間已很緊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還很繁重,需要全國上下凝心聚力,不懈努力奮斗,持續全面推進,確保如期實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階段,中心任務是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這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首要要求,是讓全國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推動各項事業更好發展的堅實基礎。而要實現既定經濟發展目標,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在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是: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等。這些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其實質是使整個經濟發展進入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穩定增長、良性循環的新階段。要做好經濟工作,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就必須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在穩定增長、優化結構、提高效益、改善環境、轉換動力上下大氣力,實現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這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的戰略選擇。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尤其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黨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科學理念,是走科學發展之路的行動指南。這是我們黨對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開出的有效良方。創新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協調發展,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在著力加強發展短板和薄弱環節中拓寬發展空間;綠色發展,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開放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共享發展,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新發展理念體現了對新的發展階段基本特征和發展方向的科學把握,體現了經濟發展的新內涵、新方式、新途徑、新動能,集中反映了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新要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我國經濟發展必將開辟新局面、新境界。

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周期性、總量性的,但主要是結構性的。結構性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和必然要求。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攻方向,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改善供給側結構,必須合理配置生產要素,優化產業體系,創新產品供給,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使供給體系更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要立足當前,努力完成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這五大重點任務,積極化解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又要著眼長遠,加快構建促進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一系列體制機制,匯聚我國中長期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持久動力。同時,應適度擴大總需求并提高有效性,這是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我國內需潛力巨大,擴大內需既有必要也有可能,關鍵是找準發力點。應著眼補短板、惠民生、調結構、促創新、增后勁,特別是在脫貧攻堅、環境治理、壯大新興產業、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加強社會建設等方面,增加有效投資,改善投資方式。主動適應消費需求變化的新趨勢,加快發展公共設施和教育、文化、養老、醫療、旅游等各類服務消費,使消費和服務業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國經濟發展長期以來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路子,付出的代價太大,必須轉變。應按照黨中央關于走科學發展道路的要求,切實把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型發展轉到集約型發展上來。經濟工作要切實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大力培育發展新優勢新動能。著力推動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智力開發,更多依靠節約資源和發展循環經濟,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特別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把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應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實現新發展。

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無論是穩增長、調結構、轉變發展方式,還是惠民生、防風險、實現更高水平發展,要取得預期成效,必須繼續全面深化各領域的改革,包括深入推進財稅、金融、國企改革,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著力理順關系、完善機制、創新制度,增強經濟活力和發展的內生動力。應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和兩種資源,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實現更高層次的雙向開放,提高在全球范圍配置資源的能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特別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的作用。一方面,更加尊重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使資源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來配置,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讓企業和個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間從事經濟活動,創造更多社會財富;另一方面,應更加重視政府自身改革,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特別要創新行政管理思想和治理方式,切實按客觀規律辦事,著力提高宏觀調控和科學管理水平,通過制定規劃、政策、法規、標準等,引導經濟運行方向,創造良好經濟發展環境,加強市場監督,維護社會秩序。同時,要統籌把握市場和政府的作用,加強協調配合,既正確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各自的作用,又使二者優勢互補、密切結合,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機統一、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色和優勢。

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復雜多變、不確定性增加的國際環境。同時,國內各種矛盾疊加,風險隱患不斷顯現。在這種情況下,特別要注意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密切跟蹤國內外形勢變化,充分估計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及早謀劃,未雨綢繆,妥善應對,增強調控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著力穩定社會和市場預期,穩定經濟在合理區間增長,穩定增加就業創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重視防范和化解各種經濟風險,守住金融安全、民生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底線,確保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穩定是大局、是基礎,在穩定的前提下要勇于進取,積極推動結構調整,深入推進各項改革,敢于啃“硬骨頭”,努力在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新進展。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原黨委書記)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魏禮群 經濟發展新常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