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偷魚罰放魚”創新執法模式

2017年03月30日 14:14 | 作者:江德斌 | 來源:東方網
分享到: 

去年12月,安徽肥西男子魏某因在巢湖禁漁期非法捕魚1.6公斤,在包河法院受審。魏某當庭被判罰金5000元,同時向漁政部門繳納了6000元生態補償款,購買魚苗投放巢湖。3月27日,這筆6000元的生態補償款購買的500公斤魚苗被放入巢湖中。據悉這是安徽省首例由法院將生態修復款寫進判決書,由漁政部門來執行的案件。(據3月29日《南方都市報》)

W020170330401948762037

電魚是被明令禁止的非法行為,此種行為不僅會對魚類造成毀滅性傷害,破壞漁業生態環境,還潛藏著巨大的風險,會誤傷他人誘發傷亡事件。而且,涉案人魏某還是在禁漁期非法捕魚,乃是公然違反禁漁令,亦需依法予以處罰。按照此前的做法,此類犯罪多數都面臨拘役或者罰款,鑒于魏某的認罪態度較好,罪行較輕,經過說服教育,自愿繳納生態修復款,可以通過放養魚苗的形式提供長遠的生態修復。

魏某非法捕魚1.6公斤,卻被罰款5000元,并繳納6000元生態修復款,單從處罰額度來看,比例非常懸殊,可謂屬于重罰。對于魏某而言,如此太得不償失,也會因此牢記教訓,不敢再犯了。而對于環境保護來講,通過繳納生態修復款的方式,也符合誰破壞誰負責的原則,有利于恢復環境。而且,此案也會產生警示效應和教育作用,讓公眾看到非法捕魚的法律代價,并認識到生態修復的重要性,加強環境保護意識。

可見,“偷魚罰放魚”生態修復屬于創新執法模式,打破了以往“以罰代管”的做法,改變了執法部門的執法模式,不再陷入“罰款經濟”的執法陷阱,能夠更好的發揮執法效力,加強法律宣傳普及工作。而且,生態修復款用于恢復被破壞的環境,乃是將該項罰款專款專用,目的性明確,避免罰款被挪用、瓜分。又能產生教育效果,讓被罰者看到生態補償費用之大,從而樹立起對環境保護的敬畏心。

環境被污染、破壞的成本很低,可要恢復的成本就非常昂貴了。2014年江蘇南京啟動了一項生態修復工程,準備對一批土地進行生態修復,據測算100畝土地的修復資金,就高達1000萬元。而且,如果讓污染土地真正恢復原樣,需要10年多的時間。可見,環境一旦遭到污染、破壞,不僅要花費巨資修復,更要耗費漫長的時間,才能讓環境復原,經濟代價和時間成本都太大了,不管是政府還是社會、個人,都難以承受。

因此,不妨將生態修復執法模式全面推廣開來,對污染、破壞環境的違法者,不僅要依法罰款、拘役,還要繳納生態修復款,并由其親力親為從事環境修復工作。如此,既能解決生態修復資金來源問題,亦可令違法者親身感受到環境修復的巨大成本,逐步在全社會普及生態修復概念,促進環境保護的發展。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修復 生態 執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