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收藏鑒寶頭條收藏鑒寶頭條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一場“全球化”展覽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所展現(xiàn)的主題,是人類的“全球化”歷史。這是筆者看過這一世界頂級展覽后的感受。
最近一個月來,很多收藏界人士,都在關注著“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很多平時并不涉足“收藏”活動的人,也被這個展覽所吸引,它已經(jīng)跨出“收藏圈”,轉(zhuǎn)變成為一則大眾文化新聞。
▲亞述浮雕板
▲丟勒木刻版畫《犀牛》
▲佘盆梅海特內(nèi)棺
“以物述史”并不新鮮,但大英博物館從其館藏800多萬件藏品中精選出100件(組)展品,不僅展品的品質(zhì)絕對值得期待,而且策展人用什么眼光來如何挑選,更是足以令國際博物館界同行們矚目。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是大英博物館的拳頭產(chǎn)品:它緣起于2010年大英博物館與英國BBC廣播公司的合作項目——用100件館藏文物講述世界歷史。廣播節(jié)目很快在英國火了起來,創(chuàng)下1100萬人同時收聽的紀錄。此后,大英博物館又出版了《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一書,此書在出版市場上也大火,目前已經(jīng)出版了中文版。
在圖書基礎上,大英博物館又對此項目進行深度開發(fā),對文物進行調(diào)整,推出了同名的展覽項目,在世界范圍內(nèi)進行巡展。這一展覽已經(jīng)在日本、阿聯(lián)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中國臺灣地區(qū)的多家博物館展出,成為近年來國際博物館界的熱門話題。
生活文物里的“全球化”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序言部分僅有一件展品:一套屬于古埃及女貴族佘盆梅海特的木棺。
展品說明說,顯然這個制作于公元前600年的木棺初看起來和人們常見的古埃及木棺并無二致,但是經(jīng)過分析研究人們發(fā)現(xiàn),它的全部材料都來自埃及以外的地區(qū):木料來自于黎巴嫩,黃金來自努比亞,青金石來自阿富汗,瀝青來自兩河流域。
之所以選這個普通的木棺作為整個展覽的第一件展品,“它試圖向觀眾表達,在早期文明時代,世界范圍內(nèi)的交流合作已經(jīng)成為普遍現(xiàn)象。”“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英方策展人貝琳達·克里勒說。
中方策展人閆志對此也深有感觸,這次策展與他此前參與的一些項目最大的不同在于,“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與我們熟知的世界史敘事模式不同,并非展現(xiàn)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或者文明自身的獨特性,而是通過兩條線索突出其共性以及文明之間相互交融、彼此影響的事實。
“中英兩大世界級博物館的牽手,展覽以嶄新的立意,使觀眾可以領略文物所揭示的世界文明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不同文明對話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感知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融合與影響。不同文明之間的平等、交流與互補這一事實,將為實現(xiàn)全球的和諧與繁榮貢獻智慧和力量。習近平主席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其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就在這里。”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在開幕式上說。
一件名為“仿冒足球衣”的展品完美地佑證了這一判斷。這件2010年的球衣來自切爾西足球俱樂部,它是一家倫敦俱樂部,由俄國人所有,由韓國三星集團贊助,球衣上印的是迪迪埃·德羅巴的名字,他是一名在法國長大的科特迪瓦球員。這件仿冒的球衣在印度尼西亞生產(chǎn)、在秘魯售賣。“作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運動,足球能夠創(chuàng)造出人意料的國際關系。”貝琳達·克里勒說:“這件球衣連接了這個地球上幾乎所有大陸,表明遍及世界的足球運動已成為當今真正的全球現(xiàn)象。”
這件“仿冒足球衣”除了令現(xiàn)場觀眾感到頗為好奇外,也體現(xiàn)了英方策展人辦展的新奇巧思。
從古埃及法老王的木棺,到今天的“仿冒足球衣”,“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人類文明一直在互相交流,從來不是一個孤獨的存在,人類的全球化從文明之初一直延續(xù)到如今。
宗教文物里的“全球化”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中,有一件來自公元2至3世紀的阿拉伯銘文青銅手,展現(xiàn)了伊斯蘭教到來之前也門地區(qū)獨特的宗教信仰。
這件文物的介紹文字上說:青銅手上的銘文記錄了一位神祇的名字,他在公元100—300年間受到也門山城居民的崇拜。銘文還告訴我們,這座山城叫作“里陽”,神叫作“塔拉布·里陽”,意即“里陽的強者”。他被視為里陽百姓的保護神,一位信徒將這件青銅手當作祭品奉獻給他。
在這件器物制作時代,數(shù)百個形形色色的神祇在阿拉伯半島受到崇拜。之后,瑣羅亞斯德教、基督教先后到來;最終,伊斯蘭教永久改變了中東地區(qū)的宗教版圖。青銅手也極具個性化:折斷的小拇指和罕見的勺形指甲,似乎暗示這只手是根據(jù)真人的手澆鑄而成。青銅手所獻祭的宗教已經(jīng)消失,但這一文化遺存仍能幫助我們追尋那消失的信仰。
不僅宗教器物記錄了宗教歷史的演變,宗教故事也同樣記錄了不同宗教之間的交流和互通。現(xiàn)在一提到人類早期的“大洪水”故事,人們一般第一反應就是《圣經(jīng)》中的諾亞方舟故事,但在“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中,有一塊來自中東地區(qū)的泥板,上面用楔形文字書寫了人類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的部分篇章,其中記錄了公元前7世紀的“大洪水”,其內(nèi)容與《圣經(jīng)》中諾亞方舟的故事極為相近,僅有人物名稱的不同,而時代則比《圣經(jīng)》早了400年左右。
中國的《山海經(jīng)》也有“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的內(nèi)容,古巴比倫、印第安地區(qū)、瑪雅地區(qū)、古墨西哥文明中,都有“大洪水”的記錄。也許,這些人類最早的記憶都與這些文明產(chǎn)生于大江大河流域有關吧。
軍事文物里的“全球化”
戰(zhàn)爭也是人類童年時期的一種重要的交流形式。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中,有一塊精美的浮雕版,反映的是一個強大的亞述帝國,在公元前700年左右的辛納赫里布國王統(tǒng)治時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征服了埃及的古實王國。戰(zhàn)爭的勝利者奉行文化上的拿來主義政策,吸收了許多埃及傳統(tǒng),包括建筑、宗教和喪葬習俗。公元前644年的塔拉哈卡“沙伯提”雕像,表現(xiàn)了這一主題。
在古代的歐洲,戰(zhàn)爭也是以人類交流的重要形式而存在著。查理曼大帝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后第一次統(tǒng)一了大部分歐洲,并引領了一場匹敵古羅馬文明的文化復興。在歐洲其他地區(qū),憑借土地和白銀,斯堪的納維亞的維京人變得富有。維京人既是作為廣為人知的入侵者,也是干練的商人,他們逐步建立起西起北美、東到撒馬爾罕的貿(mào)易網(wǎng)絡。他們以自己的勇敢和善戰(zhàn),努力地將世界聯(lián)結(jié)在一起。
以軍事征服為主要形式的交流,在工業(yè)革命前后達到高潮。16世紀,歐洲的科學家和探險家成功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環(huán)球旅行,并永久改變太平洋地區(qū)的生活方式。“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中展出的環(huán)球紀念章,就是紀念英國德雷克船長繼麥哲倫之后進行的第二次環(huán)球航行的。對于夏威夷等海島的居民來說,歐洲人是數(shù)百年來登陸的首批陌生人。
彼此陌生的文化不期而遇,既有成果,也有沖突。“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中,有反映貝寧(現(xiàn)在的尼日利亞)奧巴(貝寧的國王和精神領袖)和他的臣民與葡萄牙人進行貿(mào)易的雕版;有太平洋海島原住民的宗教信仰的服飾。
在這個世界歷史的轉(zhuǎn)折時期,此前毫無聯(lián)系的區(qū)域文化被緊密聯(lián)結(jié)在一起,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時代開始了。
商業(yè)文物里的“全球化”
“一件微小的石質(zhì)印章使得一個消失的文明重見天日,非洲海岸上被隨意丟棄的陶瓷碎片可以展現(xiàn)早期商人橫穿印度洋的驚人航程。所有的文物聚集在一起,共同講述了一部涵蓋各大洲、縱橫百萬年的全球故事。”在展覽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希·費舍爾用幾句話為記者描述了人類的商業(yè)史。
他說的“一件微小的石質(zhì)印章”指的是展覽中的一枚長寬高都不足3厘米的“印度文明印章”。這枚石質(zhì)印章制作于公元前2500年到前2000年之間,來自古印度文明,一個曾繁盛于今巴基斯坦和北印度地區(qū)的印度河谷的古老文化。這枚印章刻有奶牛圖案,用滑石雕刻而成,曾在軟泥上壓印使用,上面雕刻的標記尚未被破譯。考古學家在印度遺址中沒有發(fā)現(xiàn)奢華的居所或廟宇,甚至連武器都很少發(fā)現(xiàn),表明該文化尚未出現(xiàn)明顯的等級分化,社會相對比較平和。這一文化的鼎盛時期以印度河沖積平原為中心,覆蓋范圍超過50萬平方公里,可能由于氣候變化、洪水和地震的原因,古印度文明約于公元前1900年衰亡。之后,這一輝煌的文明被遺忘了3500多年。這種小型石質(zhì)印章發(fā)現(xiàn)于19世紀90年代,是發(fā)現(xiàn)印度文明的一個關鍵證據(jù)。
他說的“非洲海岸上被隨意丟棄的陶瓷碎片”指的是發(fā)現(xiàn)于非洲東海岸坦桑尼亞的陶瓷碎片,這些陶瓷碎片來自于中國,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典型器物。而陸上絲綢之路也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公元800年左右,中東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qū)被兩個超級大國控制,分別是中國的唐朝和伊拉克的伊斯蘭阿拔斯王朝。他們支配著連接東西方的絲綢之路上的巨額貿(mào)易;依靠商人和駱駝組成的商隊,香料和絲綢等奢侈品得以在絲路上流通。“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上展出的一件公元4世紀制作的霍克森胡椒瓶,其珍貴的材質(zhì)和奢華的裝飾,表明香料在中世紀西方有著怎樣的價值。
熱愛藝術(shù)的朋友也可以在“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中找到興奮點,一幅丟勒的木刻版畫《犀牛》吸引不少藝術(shù)愛好者駐足。丟勒生活的時代,犀牛對于歐洲人來說,只存在于傳說中,連丟勒本人也沒有見過真正的犀牛。也許是題材的珍貴,在制作時,他還將自己的名字縮寫刻在了上面。
丟勒的創(chuàng)作,反映了一頭犀牛在1515年被從亞洲運到歐洲引起的轟動。從十六世紀初葉,歐洲人就在印度開展殖民活動。1514年,葡萄牙殖民者阿爾布克爾克去向古吉拉特蘇丹請求一座印度島嶼的使用權(quán)時,給蘇丹帶去了許多奢華的禮物以博取好感。為表示禮尚往來,蘇丹也有禮物回贈,犀牛便是其中之一。
葡萄牙國王深知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帝國夢,必定離不開天主教會的支持。因此,葡萄牙國王決定把這頭珍貴的犀牛作為禮物獻給教皇。但這頭龐然大物結(jié)局慘淡,可憐的它根本沒能踏上意大利的土地。運載它的船途中失事,它也永遠地沉入了海底。但有關它的故事一直流傳著,丟勒的這幅畫也成了歐洲許多代人心中犀牛的第一形象。
中國文物里的“全球化”
100件展品中,最受中國觀眾關注的,要數(shù)那些與中國有關的文物:良渚文化玉琮是中國古代的重要禮器;西周早期的康侯簋刻有銘文,是證明海內(nèi)康氏以封國得姓的重要實物資料;春秋晚期的镈是當時祭祀儀式的重要樂器;東漢青瓷六博俑栩栩如生,表現(xiàn)了流行在春秋至秦漢時期的古代擲采行棋角勝的博戲;唐代劉庭訓墓的三彩文官俑讓人們一窺唐代官僚系統(tǒng)與墓葬機制的復雜性;元代的青花瓷盤和龍首雙耳瓶讓觀眾一睹青花繪畫藝術(shù)的頂峰之作。
第100件文物是一件最不像文物的文物:2010年“出生于”中國深圳的一只太陽能燈具與充電器。
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希·費舍爾特意為這最不像文物的文物正名:這件展品具有非常豐富的意義,與環(huán)境、能源、教育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關。雖然太陽能板既小巧又造價低廉,它可以讓幾千公里之外一個沒有通電的非洲部落孩子讀上書,可以改變他們的人生。
細心的參觀者也許會發(fā)現(xiàn),“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并不是只有100件展品,而是共有101件展品:每到一地巡展,都由當?shù)睾献鞑┪镳^為這部世界史增添一件能夠代表社會當下進程的物品,作為第101件展品為展覽收尾,引起世人對于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進一步思考。“當這個展覽走過100個博物館的時候,所有的第101件展品集中在一起,一定會是一個很有趣的展覽。”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希·費舍爾在展覽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說。
中國國家博物館提供的第101件展品是“宣布中國重返世貿(mào)組織的木槌與簽字筆”,這一組展品記錄著中國邁著自信的腳步走向國際舞臺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它顯示了當代中國融入經(jīng)濟全球化的努力,及始終對世界敞開中國大門,為全球經(jīng)濟穩(wěn)定、增長做出貢獻的意愿。”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介紹。文/記者 楊春
(本文作者感謝大英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提供參展文物的文字介紹)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全球化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