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那么多詩人曬真誠 為何陶淵明比較靠譜
真誠是文學藝術的生命,沒有這個內核,自然也很難感人。詩歌尤其如此,高度凝練的藝術形式決定了感情與表現方面要高度統一,古人云:“詩言志”,詩歌首先是表達思想感情的;明朝人提出“童心說”,更將“志”的內涵明確為真誠。
真正的詩人是真誠的,也喜歡通過詩行和其他文體曬自己的真誠,然而,在這個曬真誠的群體當中,也有些言行不一的,作詩的時候很真誠,做人的時候卻有點違和,這當中能始終做到言行合一,全用自己真情懷抱的,恐怕不是太多,而陶淵明就是其中一個。
魏晉詩人的情懷:
一剎那真誠 一剎那偽裝
陶淵明老師幾乎是一個將詩歌世界和現實世界完全重合的人,詩里表現的是什么狀態,其在生活中也就是那么一種狀態,文字和生活是有機融合的;擱在當今,就是說他在朋友圈里曬成什么樣的,他在朋友圈外就是什么樣的,兩者高度合一。
而與陶老師前后相去不是太遙遠的一些詩人,其表現的詩歌感情和為人處世,就有點割裂。比如說曹丕吧,總是惦記著他魏文帝的身份,他可是一位大詩人,“建安七子”之一,有情懷,瞧瞧他寫的《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多么蕭瑟凄涼的一幅畫面,心腸不夠柔軟的人,怎能對季節如此敏感呢?再讀下去,“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這個就叫換位思考,從女性的角度去看這個秋風蕭瑟的季節,思念著遠方的親人,不由得眼淚漣漣,讀著讀著是不是也有點淚下的感覺?曹丕的詩最能觸中人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燕歌行》在古代是一首很賺眼淚的詩。然而,曹丕在對自己的兄弟時,他的內心何曾柔軟過?
再如曹丕的兄弟曹植,“建安七子”里的佼佼者,說起報國殺敵,那可是一套一套的,在《白馬篇》里,他想成為“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矯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的壯士,他的人生理想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夠感人的。然而,當公元219年,曹操命令他率軍去阻擊北上的關羽時,這位口口聲聲要上沙場的書生,卻喝得酩酊大醉,貽誤戰機。
再例如中國美男子的代言人潘安,不只是有超高的顏值,也有超高水平的詩歌,在悼念亡妻的這個特定氛圍內,潘安是很感人的。他寫到“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看著房子就想到嬌妻的生前,進入居室就想到共同的經歷,樸實而真摯,哀傷而接地氣;“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天氣一涼,潘先生也不是說沒有被子御寒,可是心愛的人如今不再,無論怎么溫暖的被子也不能替代當年共同熱炕頭的溫暖,感情絲絲入扣,細致入微,不催你的淚不罷休。再例如他的《閑居賦》,回顧三十多年的職場生涯, 最后得出結論,“仰眾妙而絕思,終優游以養拙”,只想笨笨滴做一個隱者,一副“哥再也不想干了”的架勢。
然而,就是這么對亡妻念念不忘,對現實極其厭惡,似乎為人真實的潘美男,卻是趨炎附勢之人。為了巴結權貴挖空心思,居然對著權貴背后揚起的灰塵而拜,阿諛奉承到了極點,這幅畫面和他的詩歌實在是太違和了,看史書看到這個細節的時候,真不忍直面下去。
當然,情懷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人不能總是生活在詩歌里,總得面對復雜的矛盾和生存的殘酷,這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他在寫詩的那一刻是真誠無偽的,那他就是真實的。
我相信,曹丕在寫《燕歌行》的時候,心中一定是充滿著溫情和柔情,詩歌狀態里的曹丕不等于現實狀態里的曹丕。生活不總是寫詩,還得有矛盾、摩擦和茍且。
然而,陶淵明則不然,他是一個將真實貫徹到底的人,將詩歌意境實現在生活里的人。
陶淵明的真實:
從不把情懷當擋箭牌
在講到陶淵明的真實之前,先引用他的鐵桿粉絲蘇東坡的評價,蘇同學是這樣評價陶老師的:咱們陶老師為人,就是從不掩蓋自己的目的。為了生存,出來走上仕途,就坦坦蕩蕩擺明自己的目的,從不遮遮掩掩;如果覺得頂不順,想要隱居,那就痛痛快快地去隱居,也不到處說自己有多高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實在餓得不行,上門去請求朋友支援,不回避自己的窘態;如果手頭有盈余,高高興興請老友喝酒吃雞腿。
最后,蘇軾同學給了陶老師一個大點贊:“真”,“古今賢之,貴其真也”。蘇同學給陶老師的贊,是發自肺腑的,也是自己所辦不到的。
陶淵明的真實,在于他順從自己的內心,不做額外的需求。迫于生計,就是他所說的“以為三徑之資”,想出來找個職業,解決生活問題,三徑是指庭院,就是指居所,即現在的房產。他不忌諱這個很現實的目的,窮就是窮,不像有些人一出山就豪情萬丈。陶淵明的姿態表明:哥不玩矯情這一套。其實,在他之前的孔子、孟子也是在這方面很真實的人,他們認同“三月無君則吊”,認為三個月沒有正式工作的,得接受心理咨詢了。孔子每次走出國境,都要帶上求職簡歷和見面禮,“出疆,必載質”。孟子也說,因為貧窮,因為要養家糊口而出來謀事,這種動機盡管算不上高尚,但也無可厚非。
而當陶淵明覺得自己不合適這份職業的時候,他也很干脆地辭職走人,從不拖泥帶水,流連彷徨,為什么?因為他通過不快樂的經歷,認識到了自己所要真正追求的東西何在。
辭職隱居之后,陶老師其實有時候過得蠻窘迫的,甚至因為農作物歉收,淪落到了要上門乞討的境地,“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饑餓驅使陶老師放下了士大夫的面子,懵懵懂懂,不知道去尋求幫助。后來得到了接濟,填飽了肚子,高興得不行,但是又很老實地承認,對于對方的恩情,自己在物質上無法回報,只能在百年之后泉下相報,“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字字句句都是實在話,還不起就是還不起,而不是拿著情懷來忽悠人。
李白在這方面也還挺老實的,例如他吃了老婆婆的一碗雕胡飯,就很感慨,“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他沒有說要如何相報,而是連連用慚愧來表達自己的感恩。韓信說要狠狠報答漂母的送飯之恩時,漂母一下就不高興了,因為韓信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有點刻意了。
陶淵明一直生活在真實的狀態里,他之所以辭職而去,就是想追求自己所認為的那種真實。他的祖先陶侃認為只有建功立業才是真實,而陶淵明認為只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才是真實,他們都找到了自己所認為的真實,真實讓人快樂,讓人放松。
陶淵明為什么真實:
因為扎扎實實地與土地、莊稼打交道
古代士大夫說要隱居,說要從此歸去做一個農夫,那十有八九是假的,因為這些人很多都有豐厚的田產、莊園,根本用不著親自下田去勞作,耕種,他們是帶著文藝的眼光去看土地,看山林水草和田園,相對于陶淵明而言,就有了一層隔膜。例如王維,他的山水田園詩是一流的,但是他并不處于農夫的位置,例如《渭川田家》:“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詩歌當中描述的農夫互語情景,是一幅文藝畫圖,王維并不是肩扛著鋤頭在田間地頭說話的那一位。
而陶淵明則不然,他不僅以詩人的眼光看待土地山河田野,也以農夫的眼光看待這一切,因為陶淵明也是肩挑擔子,手拿鋤頭的那一群,真正是在田間地頭“相見語依依”的那一群。他甚至披星戴月地勞作,“草盛豆苗稀”的現狀讓他憂慮,和鄰居見面了,也不說什么莊子玄學,而是說著實實在在的莊稼和田地,“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莊稼長高了,長結實了,哥今兒個真高興。他的擔憂也是很接地氣的,他沒法像王維那樣“中歲頗樂道”,而是擔心霜雪對莊稼的傷害,“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完全是一個老農的口氣。
土地是真誠的,它不會花言巧語,不會忽悠,不會蒙騙,人們對它灑下多少汗水,它就回報多少,同時土地也有它的無奈,碰上災害,也無法滿滿回報。而低下頭長期跟土地常年打交道的人,也不會撒謊,這種詩人的真誠更加靠譜。
所以說陶淵明的淡泊名利,不只是天性使然而已,土地在鑄造他詩歌和人品的過程中,也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陶淵明的真誠,深深地根植在他家鄉的土地上,所以一直不衰,在詩歌史上越發繁茂茁壯,讓后人景仰。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詩人 曬真誠 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