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治理網絡訂餐亂象,監管要長“牙齒”
3月9日,國家食藥監總局起草的《網絡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完成了公開意見征求。辦法提出了利用互聯網提供餐飲服務的,應有實體店鋪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網上公示的店名、地址、門面、大堂、廚房等圖片應當與實體店一致等要求。記者多日探訪調查發現,外賣網絡餐飲服務平臺上的部分商家恐難符合新規之要求,他們或只送外賣不接受堂食,或用虛假圖片掩飾廚房不良的衛生狀況,或公示的資質造假,無證經營。(3月15日 新華網)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訂餐的興盛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動動手機,用“叫外賣”的方式解決自己的用餐問題。“餓了么”、美團等熱門外賣APP平臺,早已讓人耳熟能詳。可以說,網絡訂餐就是“科技改變生活”的一個鮮活注腳。
由于網絡訂餐平臺有快捷、便宜等特點,因而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也催生了外賣平臺的火爆,不過也因此帶來了很多問題。虛構地址、多店一證、無證經營、虛假實體照片、衛生條件惡劣等亂象,讓網絡訂餐蘊藏了諸多食品安全問題。這不僅嚴重危害到消費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更嚴重危害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這種魚龍混雜的亂象,也并不利于構建一個健康向上的市場競爭氛圍。
法律法規和制度監管滯后,與網絡訂餐平臺的快速發展嚴重不對稱,是導致網絡訂餐平臺亂象叢生的重要原因。網絡雖然是虛擬的,但訂餐卻是真實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針對網絡訂餐平臺的管理辦法和制度相對來說還不夠健全,不夠成熟,雖然2016年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但是相關部門還沒有及時建立相關的監管明細。
另外,由于網絡訂餐平臺活躍于虛擬的網絡之中,它不像實體經營店那樣方便監督管理,更容易產生讓人看不見的“漏洞”和盲區。在面對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網絡訂餐平臺,顯然監督和治理都要復雜得多,常規的手段和措施很難奏效。監督上的乏力和疲軟,終讓網絡訂餐中的各類問題成了“按不住的葫蘆,割不盡的韭菜”。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百姓關心的熱點問題。這不僅僅是“吃”的問題,更是涉及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要出大問題。治理網絡訂餐亂象,除了健全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外,關鍵還是要把監管“跑”在前面,咬緊監管的“牙齒”。食藥監和工商等部門要積極落實國家有關規定,將檢驗機構和監管力量向基層擴大延伸,提高覆蓋范圍,對于新入駐的網絡訂餐商家,要嚴把標準,嚴控入門關,切實從源頭做好防范工作。日常工作中,要加強經常性監管,做好專項抽檢,對于不合格的,要及時查處曝光,進行處罰問責,倒逼網絡訂餐平臺日趨規范化。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網絡 訂餐 監管 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