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惠民生也要靠科技進步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綜述:惠民生也要靠科技進步
新華社記者
科技以人為本。
放眼全球,可以發現各國積累的很多科技惠民生的經驗:護理機器人大大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清潔取暖基本解決了冬季采暖帶來的空氣污染;電子標簽技術則讓民眾在食品安全上更放心地選擇……
新產品提升生活品質
提高養老服務質量是民生工程之一。在這方面,老齡化較嚴重而機器人技術又較發達的日本已將目光投向了護理機器人。日本許多大企業積極參與研發護理機器人,比如松下公司推出了一款獨特的機器人床,它由可拼接的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固定的床,一部分是輪椅形狀的機器人,可以幫助腿腳不靈便的老年人和殘疾人移動,已在多家養老院得到應用。
護理機器人多種多樣,如東京理科大學教授小林宏領導的“小林工作室”開發的護理機器人有可穿戴助力機器人、人工步行輔助裝置和人工排泄輔助裝置等。養老院用上這些新型機器人產品后,可以改善老人的生活狀況,提高服務質量。
其實,普通民眾也可用一些新型機器人來提升生活品質。比如現在許多家庭已用上了掃地機器人,它能自動在房間內完成地面清掃、吸塵、擦地等工作,被稱作“懶人福利”。目前有的掃地機器人價格已經低到了千元以下,可進入尋常百姓家。
新技術解決生活難題
長期以來,在冬季采用燒煤等方式取暖的地區,由此導致的空氣污染令人煩惱。在極端情況下這還導致過災難,比如1952年英國倫敦經歷的煙霧事件,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認為約1.2萬人因此死亡。
現在倫敦已摘掉了“霧都”的帽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采用新技術,逐漸用天然氣替代煤炭作為冬季取暖燃料。英國政府2016年底發布的一份建筑物供暖咨詢報告顯示,80%的英國家居供暖依靠天然氣。
新技術還能讓傳統的燃煤變得更安全。比如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開發出一種綠色高效燃煤爐,與傳統燃煤爐相比,氮氧化物的排放可降低30%到45%,節煤量可達20%到30%,且有利于實現爐內高效固硫與固灰,燃燒煙煤也可達到“無煙排放”的效果。
在民生工程中,除了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外,在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這兩方面,新技術也有用武之地。
“垃圾圍城”是很多城市居民的生活之痛,而一些新技術可以讓垃圾回收利用變得有利可圖。比如法國人認為垃圾是“擺錯了位置的財富”,從事垃圾回收行業的法國企業“綠色包裝”公司數據顯示,從1992年至今,法國共有超過4000萬噸廢棄包裝垃圾被回收,重新制成紙板、金屬、塑料等材料,或轉化為熱力等能源。
同樣,對養殖業中畜禽產生的大量廢棄物,過去常是簡單地用作肥料或一丟了之,會導致環境污染等問題。但在澳大利亞出現了一個很受歡迎的創新:用袋熊的糞便造紙。袋熊是食草動物,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東南部,其糞便中含有大量纖維,可用于造紙。這種新型紙張作為澳大利亞獨具特色的紀念品,受到許多游客喜愛。
新信息指引生活選擇
民生工程中還有房地產和食品安全。信息對這兩個產業至關重要,而信息技術的進一步提升,可以幫人們做出更好的生活選擇。
比如在房地產領域,長期以來消費者需要親身到現場看房,且往往會在多個房源間來回奔波,費時費力。而近來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的發展,已經使許多房地產商建立了自己的數字化展示系統,消費者只要在一處門店戴上頭盔,就能同時“親眼看到”多處房源狀況,從而更方便地獲取信息以幫助買房決策。
在食品安全領域,電子標簽等技術的發展使得食品“從農場到餐桌”的產業鏈都可追溯。比如,美國農業部在牛羊養殖等行業中推廣了無線射頻電子標簽,用它來監控牛羊的生長過程,避免有病牲畜流入食品市場。消費者在市場上只要一掃電子標簽,就能知道眼前的牛羊肉來自哪里,放心地購買。自從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用電子標簽保障食品安全以來,中國也逐步推廣電子標簽體系。
總之,日新月異的科技成果可在各個方面惠及民生,只要應用得當,未來的生活肯定會更加美好。(執筆記者:黃堃;參與記者:藍建中、張家偉、張雪飛、張曉茹)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機器人 民生 惠民 科技進步 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