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對話北京市政協委員張毅:創新人才培養的“翱翔”模式

2017年02月22日 09:03 | 作者:記者 張惠娟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前不久,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辦,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承辦的北京基礎教育階段創新人才培養2016年工作總結會在北京市京源學校召開。會上,就創新人才培養的話題,記者采訪了北京市政協常委、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特級教師、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辦公室主任張毅。

當前,“創新”、“創業”、“創客”已成為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熱點,國內外教育界都非常關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支持有條件的高中與大學、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研究和試驗,建立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市從2008年起,陸續啟動了“翱翔計劃”、“雛鷹計劃”,開啟了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之路。

創新,需要頂層設計

記者:作為“翱翔計劃”、“雛鷹計劃”的具體負責人,請你談談這兩個項目的實施背景。

張毅:創新人才稀缺是我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面對的嚴峻現實,基礎教育階段恰恰是創新人才成長的關鍵時期,為了抓住這一關鍵期,北京市于2008年3月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并陸續實施了“翱翔計劃”、“雛鷹計劃”等項目。這些舉措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興趣,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堅持因材施教、實施個性培養,開展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方式創新的探索實踐。

記者:作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翱翔計劃”如何創新工作機制?又如何進行頂層設計?

張毅:創新人才培養是全社會需要關注的共同問題,在北京市教委總體規劃、北京教科院的統籌指導下,創新學院辦公室全面管理和引領各區教委、中小學校等,積極探索了跨學校、跨學段、跨部門、跨區域的創新人才培養工作體系,建立并完善了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縱向銜接,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橫向整合,系統培養創新人才的長效機制。

在創新工作推進方式方面,“翱翔計劃”在數學與信息科學、物理與地球科學、化學與生命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4個培養領域,為學生提供科研實踐的機會,凝聚科技專家、教育專家、一線教師、社會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基于人才的培養,在全北京市各區及燕山共建立了近300所生源基地、29所培養基地和31所課程基地,4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余家實驗室作為實踐基地,讓學有余力、興趣濃厚、具有創新潛質的高中學生在具有學科優勢的高中學校跨校培養,走向高校、科研院所實驗室,經歷科研過程,感受科研精神,獲得科研熏陶,實現“在科學家、學者身邊成長”。

整合社會資源,占領課程研發高地

記者:課程是教學的核心。在“翱翔計劃”推進過程中,如何保證課程資源有效推進?

張毅:“翱翔計劃”采取了“政府主導、學校實施、社會參與”的推進機制。為順利開展“翱翔計劃”各項工作,北京市探索建立了高中階段創新人才培養的“四個三”的工作機制,包括生源基地、培養基地、實踐基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實驗室)來共同承擔“翱翔計劃”學員培養任務的“三校”管理體系;由生源基地基礎性課程、培養基地過渡性課程、實踐基地熏陶體驗課程等構成的“三類”課程體系;由生源基地指導教師、培養基地指導教師、實踐基地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學員的“三師”培養體系;以及由發現階段的推選性評價、培養階段的過程性評價、結業階段的發展性評價構成的“三段”評價體系。

為了整合資源,700余位學科教師(包括60余位特級教師)、近300位專家(包括30余位院士)共同組成了一支人才培養工作團隊,深度參與到學生推選、培養、評價等各個環節的工作中,部分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府特約監督員、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導員、北京市民主評議督導員也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具體工作中來。

基于學生的興趣,我們為他們開發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養課程。除上述三類培養課程外,我們還創造性地開展了“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學論壇”、“感悟翱翔分享論壇”等特殊的培養課程,讓學生在生動的課程情境中以人影響人的方式不斷反思成長。

我們還將翱翔培養方式向下輻射延伸,凝聚科技、教育精英,使科技專家及其科研團隊與有需求的中小學校“聯動捆綁”,也把中醫藥文化、科學探索、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近20項科技成果資源,以及300余家北京市科普基地,轉化為滿足廣大中小學生成長需求的創新教育課程資源。我們還帶領中小學校的教師和學生走進中國科技館、首都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等,探尋博物館、科普場館資源教學化開發的有效實施路徑。并出版了《中醫藥文化與我們的健康(少兒版)》、《“玩”在中國科技館(數學)》等引領全市的課程資源。

“建言行動”,讓學生近距離觸摸“政協”

記者:今年北京市政協會上,幾名中學生觀摩政協大會,讓更多的委員們了解了“雛鷹建言行動”,也展示了當代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那么,請談談學生“建言”背后的教育設計是什么?

張毅:對,“中學生觀摩北京市政協全會是“雛鷹建言行動”的一個延伸。我們鼓勵學生以文字、圖形等形式向社會建言,引導他們關注身邊事物、關注生活實際,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2010年以來,我們共征集覆蓋全北京市各區的300余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的3萬余條學生建言。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開展“雛鷹建言行動”的基礎上,我們與北京市人民政協理論與實踐研究會共同為中小學生們創設了基點高端、資源豐富、形式多樣、各方助力的雛鷹議事平臺。

為推動“雛鷹建言”、讓學生深入體驗協商民主的內涵,我們于2016年7月11日召開了雛鷹議事廳——北京市第一屆中小學生“模擬政協”會,這是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方式創新的又一新探索,為的是讓青少年通過模擬提案、模擬協商等,了解人民政協理論知識,體驗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實踐。當時,北京市政協吉林主席與北京市教委劉宇輝主任為50家“模擬政協”實踐基地頒牌,還為50位“模擬政協”指導專家頒發了聘書,并為在“模擬政協”實踐中表現突出的中小學生頒發了證書。更讓我們驚喜的是,吉林主席還親自為中學師生做了題為《認識政協體驗政協服務社會》的報告。現場他說了這樣一段話:“開展‘模擬政協’活動,推動青少年認識政協、體驗政協,對于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對國家政治制度和民主制度的認同,增強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直接作用。”這讓我很振奮,再一次激發了我們工作的動力。

讓更多的學生因“翱翔”而翱翔

記者:在此實施過程中,讓您最欣慰的事情是什么?

張毅:學生在“雛鷹建言行動”中養成了善于思考、善于分享的思維模式。他們所提的建言作為提案素材,被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上了北京乃至全國兩會,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今年王景博等3位中學生親自感受了我們協商民主的政治制度,還通過委員渠道提交了提案,這在他們的成長中無疑是寶貴的財富。

記者:我在采訪第8批“翱翔學員”時,有一名同學告訴我,他在導師的指導下,癡迷上了科學研究,心中的科學夢愈加清晰。在你看來,“翱翔計劃”給了學生什么?

張毅:歷經9年的探索,“翱翔計劃”直接培養了2000余名翱翔學員,同時對學員周圍的一大批學生產生了積極影響。通過委托第三方社會機構對翱翔學員進行的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顯示,“翱翔計劃”所做的探索激發了學生的研究興趣,89.0%的學員愿意獻身科研工作;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95.4%的學員初步掌握了科研的一般方法;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生成長的同時,這個項目也凝聚了一群不斷進取的教育工作者,使一批一線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直接受益,推動了諸多勇于創新的學校乃至區,以特有的視角對高中階段創新人才培養給予特別關注,促進了學校的特色發展。

經過10批翱翔學員的培養發展,我們已經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翱翔”,打破教育的邊界、教學的邊界、成長的邊界,讓創新教育普及化、普及教育創新化。我希望這些學生走入高等教育學府,在回看自己的“翱翔”經歷時,能有發自內心的感悟。我更希望這種基于興趣愛好的培養,讓學生們體會真正的科學精神,讓學生們銘記那種從艱難歷程進入自主學習狀態過程中,因探索帶來的幸福感,從而在創新的廣闊天地里真正翱翔。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北京市政協委員 張毅 創新人才培養 創新 創業 創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