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民建侯惠榮:“互聯網+”促進養老供給側改革

2017年02月13日 14:14 | 作者:侯惠榮 | 來源:北京觀察
分享到: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中國養老機構發展研究報告》顯示,被訪的257家養老機構中,養老服務床位空置率高達48%。其中48.1%的養老院收支基本持平,32.5%虧損,僅有19.4%稍有盈余。民辦養老機構生存尤為困難,目前用降價換入住率的方式依舊在延續,高端養老機構尚未擺脫高投入帶來的運營壓力。與之相比,“公辦民營”養老機構經營模式顯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和持續的成長性,真正實現了“盈利和品牌的雙贏”。

相對于機構養老,居家養老則發展緩慢。目前,政府通過兩種方式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一是街道(社區)委托社區老年公寓、敬老院等(民非小微企業)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內容主要是基本生活照料等。二是街道(社區)設計服務內容框架,購買社會組織和微小企業的服務,服務對象主要是低保戶及低收入人群。以北京為例,有財政獎勵的老年餐桌和托老所不斷增加,截至2013年底已建立了4240個老年餐桌,4363個托老所,有1.5萬商戶簽約使用養老券。

數據顯示,現階段提供的保障性居家養老服務利用率只有5%到10%。31%的人不知道社區有養老服務,64.6%的老人認為社區沒有居家養老服務的結果是一致的。居家養老服務的供給與老人所需的自理、半自理、非自理各個階段的持續性服務的需求相差巨大,供給與需求結構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顯。靠行政化手段推動,讓街道、居委會等直接興辦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的思路需要創新。

要解決養老難題,必須利用大數據技術精確地找到養老需求,進而有針對性地予以滿足。目前,政府部門雖然開始進行摸底調查,但對老人及其需求情況的掌握還比較粗放,沒有進行細分,尚未建立起實時的需求采集系統。因此,應當更有效地發揮“互聯網+”優勢,從提高養老信息供給的精確性入手,進一步做好養老服務信息化工作。

一要加強養老服務信息平臺頂層設計。以建設城市副中心為契機,發揮“互聯網+”模式的有效作用,結合智慧社區建設,建立共享數據庫,全面準確地采集養老服務需求信息,并做到需求信息的實時動態發布,便于其他主體根據需求數據提供精準服務。

二要精確采集養老需求信息。根據老人的年齡、身體狀況、文化水平等情況,精準、細化地統計老人及其家庭的需求。特別要統計鰥寡孤獨和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特殊需求,把這些特殊需求“擇出來”。通過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整合,依據醫聯體的現有數據,豐富老人的基本信息和有效需求信息,完善整個社會服務體系,以云數據為基礎,將養老服務融入到全人群服務的大格局之中,在現有的社會服務體系中加上一定的適老內容。

三要展開多種形式的互聯網+養老服務試點工作。建議在全市選擇20個社區,開展“互聯網+日間照料中心”、“互聯網+養老驛站”試點,內容包括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服務資源的匯集、增值服務產品的研發、合作運營機制的確定、長期照護體系的建立等。此外,還可開展“社區遠程健康照護”試點,內容包括在線問診+健康動態監測+慢性病管理+移動隨訪+急救APP等。

(作者系民建會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衛生管理研究員 )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養老 服務 需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