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北京市政府和相關市屬行政部門率先啟動搬遷的關鍵年,有關北京城市副中心如何規劃建設的話題,也成為本次北京市政協全會委員們的熱議話題點。
做好“頂層設計”
“城市副中心建設要做好頂層設計,要從長遠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做好規劃。”北京市政協委員崔鐵寧表示,要對生態環境、交通、資源等可持續承載力做分項和整體的評估,本著維護區域生態平衡、物種多樣性的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從長計議去做規劃,為副中心的持續發展預留空間。
“比如副中心所面臨的大幅度改造和建設,其空間結構、地質構成、生物物種、水文、植被,甚至微氣候都會發生變化。因此,要盡可能提出對生態環境影響小的建設方案,以及相應的補償、修復措施。”崔鐵寧認為:“與此同時,在產業發展和解決就業問題上,也要優先吸引和解決當地居民就業問題,在城市初始規劃中做好‘5公里生活圈’。增加快捷便利的居民生活圈、工作圈。”
北京市政協委員毛大慶也持相同的觀點。“城市副中心建設要以‘宜居宜業’為目標,高標準進行建設。”毛大慶委員表示:“在規劃設計標準時,就應把握城市副中心的定位,避免過度開發造成的資源和環境傷害。尤其是一些主城區產業化的經驗教訓值得借鑒,對產業經濟的整體規劃需進行全面考慮。”
注重“傳承”與“創新”
“北京城市副中心在重視經濟建設的同時,更要承載北京原有文化的發展。百年老店、老字號等文化與傳承,可以并入運河文化帶發展,用活文化傳承的理念。”北京市政協委員安云霽非常關注城市副中心建設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在運河文化傳承保護等方面,北京市政協委員吳世民也表示,通州地區歷史悠久,運河文化還在發揮實際功能,高水平建設城市副中心要尤其重視保護和傳承運河文化。
在保護傳統運河文化的同時,如何達到經濟和人口平衡的發展模式也得到委員們的關注。“城市副中心要打造經濟和人口密集區的新模式,應解決‘職住平衡’問題。”北京市政協委員連玉明建議,在通州區的周圍建設若干小城鎮,每個城鎮都具有生活、生產和生態功能。
無論如何發展,都離不開人才。崔鐵寧委員表示,由于關系到城市未來發展水平和后勁,因此,充分利用北京現有的人才優勢,搭建和運用城市副中心資源平臺,組建人才隊伍,整體提升城市副中心發展水平同樣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