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土豪收藏家為何拍下玉璽后失聯

2017年01月16日 16:34 | 作者:魏鼎 | 來源:中國文物網
分享到: 

近來,一則“溫州商人海外拍得乾隆玉璽后失聯”的新聞,成為微博、微信上熱議的話題。外行看熱鬧:集體圍觀富豪一擲千金的“愛國藏寶秀”;內行看門道:煞有介事地點評文物的真贗優劣,指摘競拍者的失信爽約。


fcaf371308dbd5ad9e933695ef5e4db7


縱觀整個事件,從國內著名“土豪收藏家”劉某率先質疑“買家杜圣博在拍賣之后三天就和拍賣公司失聯了”。一時間,各種議論甚囂塵上;到法國德魯奧拍賣公司和杜圣博本人出來“辟謠”。媒體和輿論的立場隨之調整,繼而觀望事態發展;直至劇情反轉,杜圣博借微信朋友圈暗示自己已經完成此前1.6億元拍下的“乾隆御筆之寶”玉璽的款項支付。而圍繞此話題的紛紜聚訟終于平息。

什么愛國行為,溫州人的面子,中國人的誠信,以天價購買一塊“石頭”有炒作之嫌……是人們作出的多元解讀。對這些說法一一斟酌,又好像都不能站住腳。

正如早就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最終成不成交、提不提貨,跟愛不愛國、溫州人的面子沒有半毛錢關系。只跟商人們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有關系!換言之,為買玉璽的個人行為貼上愛國標簽,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宏大敘事,恐怕也是愛國粉的自作多情。

仁、義、禮、智、信乃儒家五常,中國古人以“信”為立身之本,商人更將“誠信”“信譽”視為生命。而回到事件本身,買家杜圣博所遭受的眾多質疑中最要命的一個也是“誠信”問題。

暫不論輿論指責有無道德綁架的嫌疑,一般媒體和公眾是外行,作為屢創世界藝術品成交記錄的大買家,劉某當然知道拍賣之后的成交結算本身有一個周期。況且涉事拍賣行早已表示“失聯”一說不成立,并拒絕透露買家相關信息。如此急不可耐地挺身而出,讓人不免揣想其動機。難怪杜圣博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劉某就是想炒作”。至于炒作不炒作,你炒作還是我炒作,對于公眾來說,可謂虛虛實實難以分辨。況且劉、杜兩人皆為地地道道的商人,把炒作當成商業手段,本也無可厚非。

除了這些或魯莽滅裂,或漏洞百出,或離題千里的議論,也許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被眾聲喧嘩所淹沒了。試想,競拍玉璽本來屬于個人的商業行為,何以竟引來媒體和輿論如此高度的關注?繼而一次又一次被推入公眾議程?這方乾隆帝用過的石頭印章(恕筆者不太恭敬)又有何藝術價值?是否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國寶”?

其實,關于這件拍賣品的負面點評早已不脛而走。有拍賣業專家分析該玉璽即便是真品,價值也不高,因為乾隆玉璽存量很大,且此玉璽在其中并不具有特殊意義。有收藏家甚至指出:“此印可以確認并不是‘寶藪’(乾隆印鑒集)上的那件‘乾隆御筆之寶’,因為上面的印文明顯不同。一億六千萬買一件壽山石玉璽,真是為買家捏把汗。”

筆者曾私下與一位文博專家聊起當下的收藏亂象,這位專家認為鑒賞古代藝術品,首先要提高個人的審美水平,其次才是看真假。近現代的收藏大家羅振玉、張伯駒等人,不僅是收藏家,更是鑒賞家和研究者,一生雖然收藏甚豐,卻從未以財產視之。如今中國富豪的收藏淪為純粹的商業行為,拍賣行樂于炒作熱門題材,媒體和公眾的趣味亦步亦趨,早已背離“博物君子”之本義。

當人們醉心于文物所彰顯的赫赫皇權,驚嘆于拍賣價格的高昂時,不妨關注一下文物本身的藝術審美價值。畢竟,與富豪們“有錢就是任性”的行為相比,“美”和一般人更有關系。


編輯:陳佳

關鍵詞:土豪收藏家 為何拍下玉璽后 失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