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特朗普新政助推美油氣業復蘇
特朗普新政助推美油氣業復蘇 或影響全球油氣市場
近期,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正式提名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CEO蒂勒森擔任國務卿,提名前得克薩斯州州長里克·佩里擔任美國能源部部長。據稱,有望出任美國環保署署長的斯科特·普魯伊特被美國媒體指為與化石燃料企業有著密切關系。隨著特朗普在過渡期間對主要部門的人事任命,美國未來親化石燃料的能源政策去向已初現端倪。
在勝選前,特朗普就提出要通過解除美國國內化石能源生產的限制、重啟美加輸油管道建設,以及拯救煤炭行業等措施來進一步實現“能源獨立”,增加就業。從其對關鍵職位的提名不難看出,在重振國內油氣行業這一點上,特朗普正一步步兌現著競選時的承諾。
距離實現“能源獨立”目標將更近一步
特朗普在當選后公開表示,“美國將開展一場能源革命,通過發展傳統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美國成為能源凈出口國。”“能源獨立”是自尼克松總統之后的歷任美國總統的奮斗目標,也將繼續成為特朗普在能源領域的施政總綱。由于前幾任總統任內奠定的堅實基礎,特別是最近幾年美國“頁巖油氣革命”的成功,美國部分油氣產品開始實現出口,特朗普應該比之前任何一任總統都更接近于實現“能源獨立”這一目標。相比民主黨,共和黨對油氣能源獨立的目標更為熱衷,對相關的環境污染等問題更為輕視。特朗普提名多名有化石燃料背景的人選擔任要職,無疑會帶來化石燃料的復蘇。當特朗普上臺后,共和黨將把持國會,擱置多年的阿拉斯加極地石油開采項目、美加基石(Keystone XL) 輸油管道建設項目都有重啟的可能,而這也將改變美國的石油版圖。
從能源消費結構來看,盡管化石燃料依然是美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主流,但其內在的份額構成已發生了變化。2015年美國石油占總能源消耗的比重為36%,相比1973年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相應可再生能源占比從6%增加至10%;天然氣和煤炭的占比沒有明顯變化,2015年的比重分別為29%和16%。鑒于特朗普對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截然不同的態度,未來化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重要性很可能會回升,而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空間可能就十分有限。即使化石燃料中油氣的比重上升,對美國而言,碳減排的壓力也不會特別顯現。而美國煤炭業的復蘇道路則不會一帆風順。當前全球煤炭市場處于長期疲軟態勢,加上美國本土油氣價格又走低,煤炭企業面臨更嚴峻的來自油氣企業的競爭,其復蘇之路依然艱辛。
全球油氣市場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特朗普重振化石能源的目的是賺錢,通過石油行業賺來的錢來解決國內就業、修建基礎設施以及完善其他公共設施等。據英國石油(BP)統計,2015年美國年產原油5.672億噸,超越俄羅斯,成為與沙特阿拉伯相媲美的原油生產大國。同年進口原油3.66億噸,其中86%的原油進口于加拿大。美國能源的對外依存度已處于3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特朗普解除對化石燃料限制政策的走向表明,未來美國會進一步減少油氣進口,長期來看,全球油氣市場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
首先,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低油價態勢會再持續一段時間。得益于最近幾年頁巖氣的成功,美國目前天然氣生產過剩,石油進口量在過去幾年也已銳減,2015年原油進口占原油消費的比例約為43.0%。為進一步實現“能源獨立”,未來美國可能繼續減少石油進口。去年11月30日,歐佩克成員國達成每天減產120萬桶的協議,其中沙特主動減產48.6萬桶,伊拉克減產21萬桶,科威特和阿聯酋共減產21萬桶。12月10日,歐佩克與非歐佩克國家達成自2001年以來的首個減產協議,非歐佩克國家同意每天減產55.8萬桶。盡管歐佩克與非歐佩克國家達成共減產175.5萬桶/天的協議,但相對2015年全球每天9167萬桶的產量來說,該減產幅度仍較為溫和,不會對供需關系造成顯著影響。因此,全球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還會再持續一段時間,過剩局面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這就使得未來油價很有可能繼續在低位徘徊。
其次,對于油氣生產來說,全球油氣生產,特別是中東地區可能面臨一個重要的、潛在的負面影響。特朗普新政府有可能施行全球戰略收縮政策,中東、北非等地區的局勢有可能進一步復雜化。美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加工產品出口國,2015年石油產品出口1.983億噸。未來美國進一步提高石油產量,除滿足國內的石油需求外,對外出口的規模也會進一步擴大。長期來看,美國油氣出口規模的擴大無疑會給全球石油市場增加競爭壓力,諸如中東等石油生產大戶有可能會受此影響。
再者,從中國來看,中國油企“走出去”進軍美國市場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多年來,中國國有油氣企業對美國中小型油氣公司、頁巖油氣產業一直充滿投資興趣。有觀點認為,特朗普表現出來的“美國優先”及反全球化思想,有可能會反映在政策上。因此,中國企業若要涉足美國的油氣投資,將會面臨更嚴格的行業投資審查等障礙。(作者張庭婷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能源問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美國 油氣 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