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讓老百姓在全域旅游中真正受益
全域旅游作為旅游業的升級版,是把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來建設,讓整個城市、鄉鎮都變成一個景區,這有助于優化環境,提升整個地區的公共服務功能。譚 敏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規劃》確定了“十三五”時期旅游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是未來五年我國旅游業發展的行動綱領和基本遵循。
《規劃》提出,將加快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更多的人能有空閑時間去旅游;4A級以上景區將實現免費WIFI全覆蓋,可以隨時隨地自拍曬照了;打造10條國家精品旅游帶,有更多好玩好看的地方可以去;推動簡化簽證手續,出國旅游將更方便快捷……對于老百姓來說,這意味著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將更容易了。
除了這些讓人能直接感知的變化外,《規劃》中最大的亮點在于提出,“十三五”時期,必須創新發展理念,加快由景點旅游發展模式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轉變。全域旅游,將會給我們未來五年的旅游生活帶來更大的新變化。
全域旅游是適應旅游業轉型升級,迎接大眾旅游時代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旅游已經成為老百姓休閑娛樂的剛需,而包括黃金周擁堵、景點收費高服務差、導游強迫消費等一系列旅游行業的老問題,其實都是目前旅游業供給不足和供給結構不合理的集中體現。旅游業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全民旅游和個人游、自駕游為主的全新階段,人們對于旅游的需求有了很大的變化,不是簡單去看哪個景點,而是開始注重玩的全過程,注重吃、住、購物等全方位的旅游體驗。農業觀光園、工業遺址、文創基地、一家有特色的民宿、《舌尖上的中國》介紹過的一家小吃店……這些在傳統旅游時代并不是旅游景點的地方,正在成為新的旅游目標。以景點旅游為模式的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大旅游發展的需要。
全域旅游也是實現城市發展、產業升級、宜居宜業、游客樂游等多方共贏的良策。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國旅游業對GDP的直接貢獻為3.32萬億元,占GDP總量比重為4.9%,旅游業已經成為我國的支柱性產業之一。而全域旅游作為旅游業的升級版,是把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來建設,讓整個城市、鄉鎮都變成一個景區,這對于交通、住宿、衛生、環境等公共服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優化環境,提升整個地區的公共服務功能。全域旅游促進了“旅游+文化”“旅游+工業”“旅游+農業”“旅游+民宿”等多元的“旅游+”融合發展,當地的風景、風味菜肴、特色商品等都能形成產品體系,既對當地經濟是很好的推動,也能滿足游客觀光、休閑、度假的多種需求。
可以說,全域旅游既有利于游客,又有利于當地民眾。因此,推進全域旅游的核心在于共建共享,要讓人民群眾在全域旅游發展中真正受益。景點旅游依賴于門票經濟,旅游發展方式是景區企業獨建獨享,而周邊居民被排除在外,受益不多,甚至還影響生活。近年來,古城收費在不少地方都引起了很大爭議,其原因也在于此。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只有讓景區居民也積極參與進來,共建景區,共享收益,激發他們的主人翁精神與服務意識,自主呵護旅游環境,創新旅游產品,與游客互動交流,讓游客能夠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感受到不一樣的生活狀態,這才能提升旅游品質,獲得更佳的旅游體驗。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旅游 全域 旅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