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阻割不斷的情緣 生生不息的盼望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 題:阻割不斷的情緣 生生不息的盼望——兩岸社會文化交流融合的年度觀察
新華社記者 查文曄、陳鍵興、尚昊
即將過去的2016年,盡管臺灣政局變動使兩岸關系陰霾再現,但兩岸民間往來、文化交流與社會融合勢頭不減,諸多感動人心的真實故事為“兩岸一家親”理念寫下生動注腳,深刻詮釋了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骨肉兄弟、兩岸是割舍不斷的命運共同體的歷史與現實,更昭示著無論風云變幻兩岸終將融合一體的潮流與前景,激勵著人們堅定信心、克難前行。
“不了情”:無法割斷的骨肉之緣
歲末之際,高雄市左營區祥和里里長劉德文又一次踏上大陸的土地,他的行囊里裝著一位老人的骨灰。
劉德文一時也記不得今年來大陸幾趟了。他多年來一次又一次幫助在臺灣過世的大陸籍“老兵”實現葉落歸根的遺愿,從未計算過花費的金錢與時間。
“這些老人大都一輩子獨身,他們把我當作兒子。因為照顧他們,我多了好些爸爸;因為送他們魂歸故里,我在大陸多了不少親人。這是我的福氣。”劉德文說,“我家祖籍是福建泉州,來臺灣十幾代了。來臺灣無論先后,我們都來自大陸,兩岸一家親,永遠不能分隔。”
割不斷的骨肉同胞之情汩汩流淌,從未止息。對于1980年出生的福建青年謝清源來說,2016年是人生中極重要的年頭。這一年,在兩岸熱心人士幫助下,他終于在臺灣找到了親人,實現近300年來閩臺澄江謝氏宗親第三次合修族譜。
1895年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后,兩岸澄江謝氏宗親漸漸失去聯系。謝清源的曾祖父要求后代,一定要找到在臺灣的親人。經過謝家四代人120多年的接續努力,家族團圓的夙愿終于成真。“閩臺宗親不忘根、不忘祖,共修族譜的故事,承載的是情系兩岸的不了親緣。”謝清源說。
劉德文、謝清源的故事是兩岸民間交流的縮影。2016年,兩岸民間團體以血緣親情為紐帶,以基層百姓為主體,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活動。海峽百姓論壇、兩岸同名(同宗)村聯誼等“串門走親戚”的“會親之旅”,通過尋根謁祖、同修族譜、禮樂傳承等互動交流,將兩岸地對地、民對民、姓對姓的百姓交流引向深入。
兩岸親緣不只是歷史的存在,也在不斷生長、延續。“80后”傣族姑娘繆愿青從云南嫁到臺南7年了,如今在丈夫的故鄉經營茶藝館,賣的是老家聞名遐邇的普洱茶。談到自己的“兩岸家庭”,她笑著說:“我們家常常泡茶聊天,因為有積極的溝通,相處格外親密。”
兩岸婚姻家庭已成為牽系兩岸的重要情感紐帶。截至2016年9月,在大陸辦理結婚登記的兩岸婚姻數量已超過37萬對。2016年,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舉辦了“雨露計劃”創業輔導班、“愛暖兩岸”社會工作項目,為兩岸婚姻家庭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培訓、急難救助等服務。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兩岸“新親緣”愈加得到重視,業已成為兩岸關系穩定發展的重要社會基礎。
“一線牽”:共同堅守的文化之魂
在第七屆全國少兒曲藝展演中,來自臺灣新竹等地的小演員們帶來的岔曲《風雨歸舟》和相聲《八扇屏》脫穎而出,贏得了評委們的交口稱贊。
帶領這群臺灣孩子“從零開始”學習中國民間傳統藝術的,是中國煤礦文工團相聲演員應寧等3位大陸青年藝術家。他們大半年的精心輔導和專程赴臺進行小班教學,播下了中華文化在臺灣薪火相傳的一顆種子,而孩子們的優異表現也反映了中華文化之魂在臺灣生生不息。
2016年,流失境外近20載的河北幽居寺千年釋迦牟尼佛首,在臺灣佛光山星云法師幫助下,終于平安“回家”,與佛身合璧入藏河北博物院。這尊打造于公元6世紀北齊年間的白玉造像,代表了當時皇家佛像雕刻的最高水準。佛首與佛身的合體無疑是兩岸文物保護史上的重要事件,更為近年來兩岸文物“尋親團聚”增添了一則佳話。
“兩岸一家親,海水隔不斷我們的歷史,隔不斷我們的聯系,更隔不斷我們的血緣關系。在愛國心的驅使下,希望未來有更多流失文物得以回歸。”90高齡的星云法師說。
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兩岸“知音音樂劇大賞”、中華歷史文化名樓系列展覽……2016年,數十場形式多樣、質量上乘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走進寶島,深受臺灣觀眾歡迎。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植根在兩岸同胞內心深處,是兩岸同胞的“根”和“魂”。盡管過去一年兩岸政治關系趨冷,但兩岸文化交流熱度不減,兩岸同胞在攜手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彼此情感認同的舞臺上繼續“好戲不斷”。
“一家親”:臺胞在大陸的融合之路
在居住有300多名臺胞的廈門市湖里區興隆社區,“兩岸一家親,同胞融合情”的生動實踐每天都在進行。
幫助臺胞辦理養老、醫療等社保項目,為臺胞子女就學提供幫助,向臺胞免費開放圖書館、健身房等公共服務資源……興隆社區在醫、食、住、行各個領域悉心服務臺胞。為了學習臺灣先進的社區管理經驗,興隆社區還兩次派員赴臺駐點考察。
更值一提的是,興隆社區的臺胞們成立了“馬路天使”等4支志愿服務隊,從“客人”變身“主人”,積極參與社區共建。“社區只要有活動,聯絡員就會通知到每一家,端午、中秋、春節……我一場都沒有落下。在這里十多年了,認識了很多朋友,一切都很熟悉,生活得很開心。”79歲的臺灣阿婆江藍碧霞說。
興隆社區的故事反映了兩岸民間往來正在朝著社會融合的方向發展。2016年,南京、杭州、武漢、西安等多個城市舉辦了一系列兩岸社區交流活動,為增進兩岸基層民眾的相互了解搭橋鋪路。村與村、社區與社區結對子,大陸的居委會負責人與臺灣的村里長坐到了一起,交流社區管理、節能環保、養老助殘等方面的實務經驗。作為社會最基層的“細胞”,這樣的深入交流有效地拉近了兩岸基層民眾的距離,成為推進兩岸社會融合的有益探索。
“望春風”:兩岸交流的青春之火
“我對淘寶、微信支付都蠻感興趣的,電子商務在大陸發展很快,相關的實踐機會也多。”2016年夏天,臺灣青年劉峻凱來北京參加“臺灣學子暑期文化實習月”活動,產生了畢業后來大陸工作的想法。
青年是兩岸關系的未來,也是兩岸社會融合的生力軍。過去一年中,“體驗式交流”成為兩岸青年互動的關鍵詞。暑假期間,臺灣學生來大陸實習的足跡遍及企業、媒體、網站、博物館等多種行業,深入細致地了解大陸的工作與生活,不少人都“刷新”了對大陸的既有認知。
2016年8月,國務院臺辦授牌新設20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1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范點,使基地和示范點總數增至53個。
位于北京中關村的創業公社就是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范點之一,入駐在此的臺灣創客驛站于今年10月啟動運營,不到兩個月就已吸引20余家臺灣創業團隊。
“在臺灣也許看不到世界,但在大陸,世界能看見你。我們希望把驛站變成一個交流服務平臺,幫助臺灣青年更快、更便利地在大陸創業,更好地融入這里的生活。”發起創建驛站的臺灣青年鄭博宇說,希望懷抱夢想的臺灣年輕人把握大好時光,多到大陸走走,爭取更多選擇機會,一展自己的抱負。
面對兩岸關系的嚴峻形勢,大陸方面在堅持原則立場基礎上,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積極推動兩岸社會文化交流合作,著力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尤其著眼未來,提出要為兩岸青少年教育、成長營造良好環境,鼓勵他們早接觸、多交往,增進親情,了解我們大家庭,認同我們的美好家園,同時將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措施,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眼下雖是寒冬,但春風吹度海峽的時日不遠。在兩岸青年人熱情如火的交流往來中,可以看到希望的原野正孕育著無限生機。
“無論是文化交流還是社會融合,根本上都是為了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利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們為推動兩岸關系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實現兩岸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國臺研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說。(參與采寫:齊湘輝)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兩岸 臺灣 大陸